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坐标

第一百六十九章 坐标(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此一来,土地档案就健全、精确很多。

李笠现在看的地图,是标注着睢阳周边勋田情况的“土地分布图”,可以精确的描述勋田整体以及细节上的方位、范围。

地图一式多份,表明绘制年份、日期,分别存档于各主要官署。

每个格子都是正方形,正方形的一条边,代表特定距离(譬如五里)。

在此基础上,绘制着睢阳周边地形(比例地图),其中就有勋田的范围。

其范围,以多边形的形式体现出来。

这个多边形的每个“顶点”,都有精确(相对而言)的坐标:

桩号XXX,方位在基点(观星台)以东(西)若干里,以北(南)若干里。

即便各地卫所聚落到年限后,转为村落,卫所兵转为民户,但土地性质依旧不变。

这个制度,把勋田与“市场”隔离开来,所以勋田相比民田,是不能完全自由买卖的。

但是,这管理制度还是有破绽,最大的破绽,在于土地档案。

因为技术落后的原因,这个年代对某片土地范围和方位的描述,都是纯粹的文字描述,加上参照物作为定位判断。

不可能有照片、卫星图或者经纬度坐标来精确标示方位和范围。

具体坐标,东经XXX,北纬XXX。

这就是简化版的经纬度坐标。

而整张地图的坐标系,以睢阳观星台为基点。

有司以观星台为出发点,用“网格法”向四周扩张,丈量土地,将整个睢阳地区网格化,并在关键节点打深桩、立碑,作为标记。

各网格节点都定下经纬度,以此绘制比例地图,然后再把具体土地地块的相关点位坐标测出来,画在比例地图上。

于是,篡改(毁坏)档案、化公为私的操作空间就有了。

相关的手法,数不胜数,自古以来,公田是怎么被人侵占的,勋田,也逃不过类似手法。

硕鼠们从档案下手,可以轻易绕过制度限制。

李笠转入观星台上一座小屋,官员们已经在屋里铺开一张大图。

这张图,是网格图形式,上面有清晰的网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