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四百四十四章一举两得

第四百四十四章一举两得(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原来忠贞营的老兄弟越来越少,而且这些年来南征北战,许多都是有伤在身。臣的意思,是将这些年纪偏大的,身上有伤而且立了功的调到地方上去,就算不能做县令,也能做个县尉,若是连县尉也做不成的,那就带衙役抓贼捕盗好了!”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赏功!让军中所有将士都知道,只要学好本领,为王爷奋勇作战,当兵也能有一番前程!”

李元利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这个法子确实是一举两得,一是能够解决一部分官吏缺额,二是能够解决退伍老兵的安置,完全可行。

至于能不能做好县令等职位,李元利反而不大担心。这个时代只要识字便有了做官的基础,四川开始的时候就有许多县令是从军中调去的,他们一样做得十分出色,像任武这样有能力的,更是做到了尚书之位。

其实读书人们读的书,当了官真正能用到多少?难道你能用“之乎者也”去教百姓们耕田种地?

“等江南各地诸事上了正轨,最起码也是数月之后,到那时正好提兵北上。将士们时时有事做,才不致有时间来东想西想。”

李定国一番话极有见地,这其中有他原来带兵的经验,也有入了大兴军之后才具备的眼光。

李元利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将军说得有理!六部官吏即日便可抵达南京,到时再分派将士随同他们去各州县赴任。”

“人不够用啊!”一提到各州县官吏,李元利又感头痛,以前清廷封的官他一个也不想用,但大兴军确实是没有那么多人才可用啊!

虽然年年科举,可选取出来的读书人也不是马上就能用的。

王拙问道:“王爷可是担忧各地官员不够?”

“正是!难道你有什么主意?”李元利看了他一眼,“有什么法子说来我听听!”

“王爷!你忘记咱们军中那些老兄弟了?臣觉得让他们治理一州一府可能不行,但治理一县之地应该没有问题吧?”

这确实是个主意,李元利眼前一亮。大兴军于兴山立军之时,他便要求军中上下全都要读书识字,这么多年下来,原来那些老兵基本没了文盲,有的还能教导新兵。而且对于大兴军政策最为熟悉的,不是那些科举考试出来的书生,而是这些跟随他多年的将士。

可这些人现在军中也是正当用之时,要是把他们抽出来,对部队的战力肯定会有影响,他将这顾虑一说,王拙又道:“不是将他们全部调出来,那样还有些人不愿意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