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特战兵王 > 第四十三章 策反

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也是在MD的各支武装势力当中,果敢共和军拥有最强战斗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庞文澜早年还在国内的时候,就对征兵这种事总结出了一套经验。

当年的内战和外战,他所属一方为扩充军队到处拉壮丁,强迫平民百姓参军。

结果军队的规模虽然有了,武器装备却无法随之同样提升,兵员的素质更是不上去。

很多士兵本來并不愿当兵,情绪非常消极,加之军官腐败和军纪败坏,逃兵时有发生,导致作战能力低下。

抗战期间,往往是一个军也顶不住东瀛人的一个师团,恶果昭彰。

“四爷爷实在是过奖了,侄孙愧不敢当…我倒认为,是四爷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庞劲东绝不是一个马屁精,无论对方是否自己的长辈,都不会轻易说些恭维话出口。但只要是说出口了,就必然是心里确实这样认为。

事实也正如庞劲东所说的一样,刚一知道來进攻长箐山的人是德钦巴丹的时候,庞文澜心里就已经有了主意。

刚才的一番谈话,已经决定了第二零六团将会归降果敢共和军,庞文澜和德钦巴丹两人已经谈妥了全部细节。

但以庞文澜的性情而言,懒于对晚辈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沒有把这些告诉庞劲东。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取决于每一名士兵,士兵的战斗力取决于他们的精神,而决定着士兵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究竟是自愿还是被迫穿上军装。

那些本來就怀揣着军旅梦想的人,來到军队之后会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那些本來只想老老实实当个农民或者工人的人,就算是成为了一名军人,本质上也仍然是一名农民或者工人。

由此便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不考虑武器装备的水平,但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国家,军队的规模虽然相对都很庞大,论战力却不如自愿兵役制的国家。

前一种国家如果经济发达,可以通过优渥的待遇提升士气,如果不幸很穷困的话,那就很要命了。

庞文澜到了MD之后吸取了当年的经验教训,在军队规模的发展上保质不保量,让每一名士兵都是自愿而非被迫加入果敢共和军当中來。

“如果德钦丹巴能够带着整团人和装备投靠过來,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只不过他却有难处……”

这里所谓的“难处”,庞劲东只要稍加分析就能够想到,但是庞劲东不愿意太过于表现自己,于是恭敬的问叔祖:“什么样的难处?”

“德钦丹巴本人沒有家室,一个人无牵无挂,手下的官兵却非如此。他们一旦投靠了我们,MD政府肯定会对他们的家人进行报复。”

“四爷爷打算怎么办?”

“愿意來的就欢迎,不愿意來的就遣散,简单说就是去留任便。总之不能强迫人家加入我们,否则军心会因之不安定,是绝对打不了仗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