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龙腾 > 第五十八章 吕宋 三

第五十八章 吕宋 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台湾。其中最有名的当是当年与顾宪成一同成立东林书院号称“东林八君子”的高攀龙、黄尊素还有那江南国子监生吴应箕这三人声名最显是为来台士子的领袖。大人需一一拜访以得文人之心。”

那吴应箕原本是崇祯六年在苏州虎丘大集两千士子声言:“吾以嗣东林”的复

社领袖之一。他以国之监生的身份八试南闱不中一直到崇祯十一年方中了副

榜秀才为人方正忠直最得士林敬重。那个有名的《留都防乱公揭》便出自

其手。后来南明弘光朝覆灭他在家乡募兵抗清后英勇就义。张伟虽鄙薄文士对明朝末年号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党人却有几分敬意对当年在南明时期纷纷起兵抗清的这些文人志士更加佩服几分以手无缚鸡之力的穷困书生只凭借在乡间威望断然起兵抗击异族入侵可比那些贵戚、武将、大臣们高尚许多。

张伟闻言到是一叹眉宇间现出忧色向吕唯风道:“这都是复甫兄的功劳!我只说了个大略方针他就用心做将起来无论是西洋的算术、天文、地理、乃至政治、哲学他都单独开了课程甚至重金礼聘洋人教师前来台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么!光说那地理中的绘制海图就比咱们中国人用眼睛和脑子记忆强过百倍吧?这几年台湾水师人才甚缺若不是从官学中招募了几十个地理学的甚佳的孩子这些船造将起来却没有人会看海图开出去就可能触礁那有什么用?现下复甫兄在台南办学所有的台南子弟尽皆入学比之当年台北官学草创却是强过许多。只是这台北官学自从交给何老夫子论语说的多了些经世致用的却少了许多。这样下去我只能免了他的学正再另寻贤明了。”

吕唯风先是不语待他说到要免了何楷学正忙打量四周因见都是张伟心腹亲兵方放心埋怨道:“大人您的身份说话可不能太过随意。适才的话要是传到何兄耳里只怕不待你免何兄自会带着弟子离台而去。”

“是了。我也是太过着急我千辛万苦不怕花钱可不是想教出一群老夫子来!”

吕唯风笑道:“大人是关心则乱。虽则何学正爱讲经义到底官学分科甚多何兄又不能将学子们都抓去听他讲课大人尽管放心!”

又压低声音向张伟道:“自何楷来台已经引了闽、浙、两广甚至有两湖、南直隶的不少名士来台。且大人破辽之后声名大显士林间皆道大人虽是跋扈到底是有忠义之心。光是年前就有不少士子乘船来台一则是年前南方局势不稳贼兵四处抢掠屠城二则也是大人威名加上何楷等人在此方引了不少读书人来台。大人不重读书人以为书生无用其实咱们汉人最重儒生乡间有事多半是请宗族族长或是年高德重的儒士来评断一个老儒生振臂一呼比当地的府县官儿还管用呢!大人只需善待这些儒士将他们看管约束在台北城中不使他们妄议政治影响大局那凭着这些儒士名流的声望与大人将来大有利焉。”

却突地想起一事向吕唯风问道:“那黄尊素可是有子名曰黄宗羲么?”

吕维风诧道:“正是。我曾上黄府拜见黄老先生当时黄老先生身边侍立一青年

男子老先生言道:这是吾子宗羲。大人如何得知?”

张伟含糊道:“黄尊素老先生为东林八君子之一我早前派人打听过他的家世是以知晓。”

张伟沉思片刻向他笑道:“你说的对!这程子我一直考虑对吕宋的战事虽然知道年前来了不少避乱的文士到底也没有放在心上经你这么一说到是拨得云开见月明!你说说来台的文士中最有名的是哪几个我挨个去拜访一下。书人最重礼我可不能失礼于人。”

说罢便笑等那吕唯风回答。他嘴说是因吕宋战事耽搁此事到底也是因心中极

是厌恶百无一用的书生故而从不将此类人等放在心上。经吕唯风一提点到是想起此类人用来收拢人心改善形象却是最有用处。朱元璋强过陈友谅、张士诚就是因其善用乡间的儒生。那朱升不过乡下一老儒在朱元璋善待儒士的感召至集庆献:“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基本战略朱氏得天下便在这九个字上。张伟虽是用不着什么老儒来献策到底是一直行的是霸道在人前一直是以枭雄形象著称。在南洋日本等海外张伟不需要改变什么形象将来进入大6征战能迅稳定后方平服乱局的则必然是这些满嘴胡柴的儒生。是以连张伟这般的强势人物也当真是不能将儒生抛下。

他脸带微笑却是不能将心底对传统士大夫的鄙视露将出来两千余年尊礼儒家的传承当真是不可轻撼那些目不识丁的农夫在田间地头遇着文人还要恭称一声:“先生”张伟想改变社会便得先向这个传统低头。

“大人年前过来的名士甚多南京危急时不少人从下关码头上船出海直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