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 曾几何时,英勇无畏的吴三桂

曾几何时,英勇无畏的吴三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1627年,崇祯皇帝登基,面对战云密布的关外,他决定开武科取士。录取工作由礼部尚书董其昌来主抓。董其昌拜见了已经做了京官的吴襄,打探武科人才,吴襄毫不谦虚的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吴三桂。果然,吴三桂没有辜负父亲的吹嘘和舅父的教诲,最终以自己的实力夺得武科举人。此时,尚距其父吴襄夺得武进士才5年的时间。不久,吴三桂又以父亲为都督指挥,从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事情也怪,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弃商从军,结果,得到了李成梁的赏识,还与祖大寿成为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此时,吴三桂又弃文从武,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他会遇到什么样的机缘呢?

青年吴三桂的崛起

吴三桂的青年时代,正是明朝与后金政权与大明争夺辽东的时代,因此他所生活的地区——辽东正是双方激烈争夺的战场!而这给了他以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根据《明清史料》里面的记载,我们知道,吴三桂从青年时期开始随父征战各处,并以此而小有声誉而迅速升迁。

1612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明万历四十年,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的一个低级军官之家。吴三桂的生母是谁,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我们现在只是知道他的继母是明代名将祖大寿的妹妹。

吴三桂,字长白,在家里面他排行老二,哥哥叫吴三凤,弟弟叫吴三辅,此外还有两个妹妹。

吴三桂的相貌是什么样的呢?简单的说,按照吴梅村的《圆圆曲》中的记载,可以说是个美男子——“白皙通候最少年”嘛。也就是说,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融进了他的气质,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的双重特点。

具体说,按照刘健《庭闻录·卷六》的记载:“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鸡鸣即兴,夜分始就枕,终日无惰容。鼻梁伤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纹如丝,非缔视不见。忤意,即自扪其鼻。与人语,如疾言,则意无他;或中变,则闭唇微咳,声出鼻中。以此两者测,百不失一。”

那这鼻子的伤痕从何而来呢?后面有交代。

关于吴三桂的青年时代在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庭闻录》和《吴三桂纪略》上面都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另一个不知名作者的著作《吴逆始末记·附〈觚剩〉一则》记载:“延陵将军美丰姿,善骑射,躯干不甚伟硕而勇力绝人。沈鸷多谋,颇以风流自赏。”

少年时代的吴三桂:弃文从武

一心望子成龙的吴襄在培养儿子上不惜工本,曾多次劝说酷爱武术的儿子吴三桂弃武从文,还为他提供机会,投在明朝美术界的宗师董其昌门下读书。可少年吴三桂却执意不听,他认为,将来国家有难,还是要武人冲锋在前。俗语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吴三桂认为自己绝对没有入错行。早年吴襄带着儿子没从军前以贩马为业,自山东到辽东走的都是京津地区,有心计的吴三桂一直在观察着明朝的渐渐衰老的政治中枢,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个理智的青年当然会理智的选择自己的行当。

在练武场上,吴三桂表现出了很好的自律能力和吃苦精神:第一、投入:长时间单调而艰苦的练习中,他异常投入,从不偷懒。第二、好胜:另一个突出的品质就是争强好胜,从不服输。

祖大寿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外甥身上的不凡素质,对他极为宠爱,广延名师,悉心栽培。才十几岁,他的一身骑射本领就已十分出众,较场上常常夺魁,在关外军中已小有名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