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 “腐败换兵权”

“腐败换兵权”(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宋太祖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开导道:“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众将明白了皇上旨意,答谢道:“陛下关心臣等,真可谓生死而肉骨啊!”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原任“侍卫都指挥使”兼“归德节度使”的石守信,改为“天平节度使”,保留“侍卫都指挥使”的虚衔;原任“殿前副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的高怀德,改为“归德节度使”;原任“殿前都指挥使”兼“义成节度使”的王审琦,改为实任“忠正节度使”;原任“侍卫都虞侯”兼“镇安节度使”的张令铎,改为“镇安节度使”。而对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另选一些资历浅、名望低的人担任禁军将领。不久,赵匡胤又将地方上的行政、财政权收归中央。

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武将们专军权的问题,使得宋朝此后三百年间没有发生一起类似于“黄袍加身”的政治事件,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腐败换兵权”铸就一群贪财好色之徒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宋朝(960-1279年)的建立者,涿州(今属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建年号为“建隆”。

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全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结束了“五代十国”数十年的分裂局面,初步实现国家的统一。wWw.七Kzw.org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是永不消逝的英雄。他所建立的宋朝,历时300余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尽管如此,我们也清楚宋朝在政治军事方面相对羸弱,自太祖、太宗后即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甚至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二帝及王室成员6000余人被俘北上,导致北宋灭亡;作为太宗一股几乎唯一的漏网之鱼,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偏安一隅建立南宋,活的也是苟延残喘,屈辱偷生。其根源在于:赵匡胤发动的“杯酒释兵权”事件,改由文官管理军队带来无比的混乱。这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

“杯酒释兵权”事件回眸

赵匡胤虽然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没有高枕无忧。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事件,他深刻地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能量。是啊,自己手下的武将会不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翻他建立的皇权呢?思索之余,不寒而栗,他决定向那些使他感到威胁、声望较高又握有重兵的武将们开刀,以防患于未然。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轻易潇洒,似乎不费什么劲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让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靠边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异于是自断手足,作茧自缚,面对外族欺凌与蹂躏毫无招架之功。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败笔,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

当然,对于武将们来说“兵权”并没有白白的失去,换来的则是皇帝赵匡胤金口许诺与赏赐的奢侈与享乐,“赏赉甚厚”,慷国家、民族之慷,以腐败换兵权!

赵匡胤首先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等重要军职,接着就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喜剧。一天,赵匡胤召宰相赵普问道:“自唐朝结束以来的数十年,帝位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结束天下的战争,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

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之福,人神之福啊。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主弱而臣子强。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只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锐的军队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和平了。”

于是,在乾德元年(963年)春的一次上朝议事后,赵匡胤特意留下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罗彦环等诸位高级将领到后花园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部下们说:“我若没有诸位出力,也到不了今天这一步。不过身为天子,从来没有睡过安稳觉,还不如做节度使逍遥自在。”

此话一出,令在座武将们个个大惊失色,石守信说:“陛下为什么这么说,现在天命已确定,谁敢再有异心?”太祖回道:“谁不想要富贵?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希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你之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

石守信等众将一听,忙离席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