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唐之理工天下 > 第八十九节 没有龙骨

第八十九节 没有龙骨(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多谢赵师傅提醒。本官便令人去办。”

老赵再次作揖,领了文书而去。他拿着太子东宫签发的驿站饭票,可以免费换马和食宿。这种待遇,可不是轻易能领到的!

而李志坚,则转会了他的制造工厂,吼了一嗓子。

“老黄,给我一个能干事的,本官要造东西了!”

李志坚又要去造什么东西呢?

赵船工想了想,回答道:“也不行。这个船的船板就不是特别厚,不是给放重物用的。平时我们跑船,放货物都是平铺这放,不敢堆于一处。除了船板的原因,还有这个船前后方向没有船筋加固。要是就这样放上大铁块,不是船板被压穿,就是遇到浪的时候,船身从中间给折断了!这位官人,你不是和船工有仇吧,说的都是我们跑船最怕的事情啊!”

这和李志坚设想的一样。当船体的负载不均衡时,船纵向的压力,本应该是“龙骨”所承受的。可惜中式船的龙骨结构先天不足,就算加了扁龙骨,仍然不适合承担不均衡的负载。

这个问题,也是封禅所乘坐的观景船所特别具备的。因为皇帝坐的船,必然是皇帝在最前方,闲杂人等和动力设施都得在最后方。这就让整个船体大部分时间都是前轻后重。但是皇帝要是开聚会,那人群又要涌向前方,负载就又要变为前重后轻。

如果是西式帆船像一个香蕉形状的那还好,一头沉的时候,它自然的朝那边转动。轻得那一方力矩自然增加,有利于平衡船身。加上它自己就是香蕉形状,前倾一点也不会造成船舷进水。可是对于平直的方方盒子形状的中国沙船,那可就要悲剧了。

不得不说,如果以现代船工的技术,就算他们能够明白要面对的技术问题,也难以想到相应的解决手段。

单纯的剪短船身,加高船舷,是一个笨办法。但这也无法确保船航行中的安全。李志坚需要再次打开金手指来设计船身的构造。此外,他还需要工匠的配合,确保工匠能够改进造船技术,并且实现他的设计要求。

于是他就对赵船工说:“赵师傅,本官有一事相求。”

赵船工自然一听这种语气,激动感动的不得了:“官人你言重了。身为百姓自然应当为朝廷办事。你但说无妨,小民怎敢不从?”

“请你去洛阳找来几位造船的大匠和工头,请他们速速前来长安的码头来给我建造几艘大船。不仅是这几位大匠和师傅,就是你也必有厚报。”

“官人的话真是折煞我了。小人一定尽力而为。不过有句话小民还是给官人建议一声,长安并无造大船的资源。须知凡造船之地,要有木料,还要有大量成型木板,桐油和灰漆作为密封之物,此外榫接的铁料也是必须的。官人要是要在长安造船,也得备好必须的资源,否则大匠前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