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乱世三国魂 > 第352章 比武大会

第352章 比武大会(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腊月二十八,张毅在汾阳城外的大校场摆下了擂台,准备举行定平军第一届比武大会,由于是一届比武大会,再加上又是新年,所以张毅把所有的武将都招了回来,至于领军的事,张毅让他们都交给了自己的副将。

到了汾阳后,知道要举行比武大会,众武将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的,想要夺得第一的名头,这倒不是他们有多注重这个第一的名头,而是第一的奖励实在是太好了。

夺得第一的人,张毅将会奖励一柄纯玄铁打造的佩刀,纯玄铁打造的兵刃,即便只是佩刀也足够让一众武将为之眼红了,当然这柄佩刀不是老陈他们铸造的,自从给吕布铸造了一柄纯玄铁的武器死了人以后,张毅就决定了,不在打造纯玄铁的兵刃,现在要奖励的佩刀,是张毅弄死大巫以后,得到的奖励之一,是张毅回河东郡接奶奶时,顺道在晋阳取的。

说到棉花,很多人会认为,用棉花做成棉布,这不很正常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其实不然,在汉代,甚至到唐宋年间,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这是有史料记载的。

9世纪着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

《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

由此可见,现今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但棉花在中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2000年了,据史料记载,秦末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区却一直是当做稀少的观赏植物,直到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正式命名,至迟在南北朝时期。

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不过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张毅现在在河东汾阳等自己掌握得地盘上种植得棉花,是让司徒卫派人从云南那些蛮荒地带找来的,数量并不多,是四月份种植的,前不久才刚刚采摘,至于纺织技术,张毅是从那本高级技艺全册里学的,包括比一个时代超前很多的丝绸纺织技巧,还有陶瓷也一样。

按照张毅的设想,汾阳将成为他一个工业基地,他在汾阳修了数座陶窑,专门生产陶瓷,主要面向的就是达官显贵,比如洛阳里的那些王公贵族,还有江南一带的那些富人们,除了陶瓷和丝绸以外,张毅还在批量制造桌椅板凳,只不过推行起来有些困难,因为跪坐久了的汉朝百姓,短时间接受不了桌椅板凳,不过这也难不倒张毅,他在自己能接触到的地方,都设置了不少试坐的地方,让人免费体验,人们又不傻,试过之后自然知道哪个舒服,张毅相信,时间长了自己的那些桌椅板凳,肯定能成为百姓家的主流家具。

现在张毅的那些货物,大部分都在依靠司徒家来输出,司徒家自然是赚了不少,同样的张毅也赚了不少,但他赚的那些钱对于定平军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所以张毅现在非常期盼张角赶紧起义,因为他的钱粮只够支撑到过年了,而且只有有了战争,他才没白养这么多士兵,正是因为有了现在的这种思想,以后张毅才会不停的对外战争。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张毅现在要做的和能做的事,就是一边焦急的等待张角起义,一边训练自己的士兵,特别是那些被十常侍强塞过来的新兵们,至于停留在冀州和幽州附近的定平军,则在张毅的受意下,没事儿就去找东部联盟和匈奴人的麻烦,小舞更是把鲜卑人里的妇女还有汉人女奴都组织了起来,把自己的凤舞营扩建到了八千多人,张毅知道了,也只能是听之任之,没有任何的办法。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183年的年底,为了过年张毅把自己的奶奶接到了汾阳,大部分武将也被招到了汾阳,武将们聚集到了一起,张毅自然就要举行自己早就许诺下的比武大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