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船——明末海内外的那些事 > 第70章 70、火烧比叡山

第70章 70、火烧比叡山(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秀吉故作一副神秘状,口中低声窃窃私语。

“……我模模糊糊看见,有人在熊熊烈火中升天了。”

“如此说来,信长公之后,阁下就是那一轮初升的太阳?”

“请法王权僧正大人千万不要乱说,信长公手下大将如云,在下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足轻,至于将来如何?谁又能说得清楚。”

由于织田信长连年征战,军费极为紧张,特别是面对铺天盖地的一向宗信徒,几乎没有任何好办法。为了逼迫一向宗退出京畿,他天天叫嚷着要火烧石山本愿寺,让显如十分担忧,便劝许灵儿到堺町避难。

于是,许灵儿离开石山本愿寺,但没去堺町,而是再次来到京都,希望能联络那几位幕府老臣,最起码先把陆云龙的灵柩运出来。

没过几天,猴子秀吉突然来到石山本愿寺,尽管他留给显如的印象很不错,但在此时,显然他是作为织田氏使者而来,因此,显如对他就显得不咸不淡。

这猴子就像织田信长肚子里的蛔虫,十分清楚威胁本愿寺的真实用意,先对佛祖唱一番赞歌,才开始讲道:

“权僧正法王大人,织田弹正大弼虽自称信仰法华宗,但其性格暴烈,请不要激怒他,他可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于是,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武田信玄、毛利辉元、三好三人众、比睿山延历寺、杂贺众等势力,再加上石山本愿寺,全都积极响应,组成一张“信长包围网”。

为了对抗这张围网,织田信长把朝仓义景、浅井长政当成主要敌人,这场战争持续了一年之久,显如曾多次派人去找浅井长政,希望能把许仪后接到石山本愿寺,由于许仪后正担任私塾先生,教茶茶读书识字,最终遭到浅井长政的婉言拒绝,他表示,许仪后在小谷城很安全,但如果非要把他送走,无人能保证途中不出事。

打听不到朱均旺和徐鲲的下落,又接不回自己的父亲,织田信长霸占着京都,没有那几位幕府老臣帮忙,也无法运出陆云龙的灵柩,更不知道那尊佛龛在何处,因此,许灵儿只能耐心等待时机。

元龟元年(公元1570年,明朝隆庆四年),织田与德川两家联军,打败了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史称“姊川之战”。与此同时,织田信长开始出兵讨伐京畿重镇摄津。

三好三人众派人到堺町求助军费,如今“众合会”被小西隆佐等人所把持,连一文钱都没弄着;接着,他们来找显如求助,为了对抗堺町“众合会”,维护地内町的商业利益,显如对他们伸出了援手。

“难道还能与佛祖为敌否?”

“这正是我所担忧的,火烧本愿寺不是没有可能!”

“阿弥陀佛,若说别人敢当佛敌,我不信;说信长公能干出这等事来,我信。请问奉行大人有何良策?”

这时,猴子露出神秘的笑容,矜持地答道:“记得法王大人问过我那面铜镜,不错,那面镜子曾经在我手中,很可惜,后来掉进木曾川。记得有一天,我掏出铜镜对着自己一照,宁宁突然惊呼:快看、快看,有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正冉冉升起;不久,信长公请众家臣一起吃饭,我又拿出来一照,嘿嘿,请法王权僧正大人猜一猜,我看到了什么?”

显如大惊失色,急忙问道:“难道信长公能取代天皇陛下?”

浅井长政、朝仓义景和比叡山延历寺结盟,组成三万联军,在琵琶湖西岸向尾张发起猛烈攻击,导致织田氏名将森可成和信长之弟战死。

正在摄津征战的织田信长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带领本部人马往回撤,此时,浅井和朝仓联军已在比睿山布阵,准备迎战织田大军。

得知显如暗中支持三好三人众,织田信长撤军的同时,却对石山本愿寺大军压境,逼迫他们提供巨额军费,遭到显如的严辞拒绝,并立刻发动一向宗信徒,在伊势长岛掀起一向一揆,导致织田大军陷入多面作战的困境。

无休止的战争还在继续,突然有一天,朝仓义景接到一封信,织田信长在信中写道:他即将奏请正亲町天皇,天下尽归朝仓家所有……

天真的朝仓义景就信了,立刻表示愿意和解,就这样,给了织田信长一个喘息之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