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 第125章 军分区精兵超两万,提两个作战支队

第125章 军分区精兵超两万,提两个作战支队(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并扬言在5月份,足够拉拢到晋绥军归顺,一举解决晋地区的战事,将第一军的兵力释放出来。

冈村决定,暂时放开大同南部地区,就先给丁伟了。先把晋绥军拉拢到手,匀出第一军41师团北上解决第四军分区。

独立13联队、两个独立步兵大队,分别向怀仁、浑源撤退,放弃了重要的县城朔县、应县、山阴。

同时,第一军驻防在神池、宁武的兵力,也迅速撤退到崞县。

如果战场在冀中,在华北平原地带,还是能随便抽调师团级主力,过来解决掉第四军分区的。

可战场爆发在晋西北、晋北,虽说也是平原地带。

支援的兵力,需要先跨过太行、太岳、燕山等山区。

后勤压力大,效果甚微。

是否可以考虑,通过拉拢、诱惑的手段,收买第四军分区的干部,从内部瓦解掉他们?

晋北的战事糜烂,日寇兵力不足,无法庇护铁路沿线。

多处起火,急需兵力支援。

摆在冈部直三郎面前有两条路,其一是调动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主力,支援到大同盆地,稳住地方的局势。

影响则是察哈尔方向兵力缺失,五个步兵大队分别驻扎了武城、天镇、怀来、蔚县、来源,堵住了晋察冀军区的活跃范围。

把旅团主力调到丁伟面前来,那晋察冀的部队岂不是闹翻天了?

正如同冈村在做的事情,大力拉拢第二战区长官,制定伯计划。

闫长官是东洋留学过的人,军中有不少人是他的同学,暗中许诺了不少好处。

他的侄子在国内不出名,但在日军高层却极有名声。

屡次信誓旦旦的拍着胸口承诺,能够拉拢伯父,投靠日本人。

第一军的军长岩松义雄,甚至公开发表言论,称拉拢闫的伯计划,是促使山城政府投降的契机,也是打破华夏战区不利局势的缺口。

刚刚完成的夏秋大扫荡,刚把晋察冀八路的嚣张势头给压下去,这时候撤走兵力,扫荡不白费了?

其二,放弃大同以南的地盘,将平绥铁路作为主要防守区。防备国军、马家军、蒙古军的兵力反扑,保证铁路线的安全。

可该地区富有煤矿,平原粮产丰富,丢失了它,占领晋省还有屁的用处?

驻蒙军是没有多余的兵力调动了,就只能看华北派遣军冈村大将的安排了。

是否能抽出兵力,支援到晋北作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