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天空飘过一行字40(2 / 2)
“……什么?”
“天下权力归于一身,天下财富归于少数人。我厌倦了这样的世间,想试着改改,想试试看这天下若是没了‘天子’,是否还能继续走下去。”
屈腿坐在田埂边的少年像是不知道自已说出了多么惊世骇俗的话语,那双凉薄的浅色眸子眯着,眼底溶溶是烈阳,是冷光,是锐利不肯藏锋的利剑:
“以皇子身份登基受限太大,还要与宗室世家虚与委蛇……不如造反,在登基路上就将那些个世家清理干净,待吾上位之后便可随心所欲行吾想行之事。”
说着,她笑了两声,“开国皇帝的权力总是最大的,其后的二世也能跟着沾光,如父皇这般愚蠢之人就因沾了这个光,直到如今竟也无人敢将他踹下皇位。”
还得她命人把皇帝引出宫,一板砖给他敲中风了,她那些个皇兄才敢动起来。
“皇爷爷跟父皇,真是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啊。”
所以。
为了得到最大的权利,让阻碍降到最低。
她不要继位。
她得开国。
开国皇帝才能为所欲为。
唐今唇角笑意愈发大了。
而她对面,文选早已被她的这一番话语震得说不出话来。
他定定看着唐今那副好像只是说了一下今日菜价几何般的悠懒表情,神色震动惊惧。
良久,唐今听见他沙哑的声音。
“殿下,您真是疯了。”
唐今“啧”了一声。
她抬抬手,文选便也被人赶去山里陪八皇子去了。
……
朝堂上几个皇子的争端越来越激烈,也或许是因着这份激烈,唐今这个去年引得满朝愤慨的反贼已经无人在意了。
打又打不过,义军名声如今还响彻天下——
不少百姓学子听闻了义军入城不扰百姓,还给百姓分田分粮的义举后都纷纷夸赞义军乃是真正的大义之军。
甚至有不少人背上行囊迁往义军所在的四州之地。
反正如今这天下,官非好官,皆是强盗,民无居所,皆是流民,留在那会吃人的乡土继续受当地官吏豪族的剥削,还不如背井离乡去“反贼”的地盘上讨一口吃的。
别管反不反贼,至少人家是真给饭吃。
在起义军数量扩充至二十万人时,唐今又一次收到了京城里的好消息。
郑王向幽州刺史借兵,希望对方能带兵来京清君侧,诛杀二皇子。
幽州刺史收到信后果断应下,带着自已的人马紧赶慢赶一路赶至京城,在和二皇子及站队他的将门秦家对峙许久后,成功俘获二皇子与秦家诸人。
然后……
然后郑王、皇帝、二皇子还有秦家那几个将领,一个不小心,一起暴毙了。
死得齐齐整整,一个不落。
幽州刺史扶持幼帝登基,暂代朝政。
这些消息给唐今都看笑了。
早在知道郑王,她的好四哥去信联系幽州刺史让对方帮自已夺嫡的时候唐今就想笑了。
幽州刺史其人,唐今不巧,几年前在去往边境镇敌的时候接触过几次。
狼子野心藏在一张伪装得极好的忠臣面孔之下,暗地里招兵买马反心丝毫不弱于她。
郑王给幽州刺史去信的时候,幽州刺史正准备跟她一样揭竿而起呢——
自从唐今造反以来,各地有不少百姓起义,只是势力都不如她大,也没什么章程,很多都是没起义多久就被朝廷给镇压了,还有一些人直接投奔了唐今。
幽州刺史手下有粮有马有精兵,他要造反当然不会这么随便,所以压到今年才准备正式造反。
结果郑王就给他写了封信,要他入京清君侧。
唐今怀疑幽州刺史看到这信的时候牙龈都笑出来了。
简直就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送的还是那香气四溢绝无仅有的金丝软枕头。
这一下从造反变成勤王,能名正言顺地带兵入京,谁不笑啊?
换唐今——
唐今也笑。
因为郑王给幽州刺史写信这事,就是她让人撺掇的。
嘿嘿。
只怪她那几个皇兄实在蠢笨,就二皇子稍微有城府点,如果不帮一帮其他皇子那京城里的夺嫡戏码就没什么好看的了。
所以她早早就安排了人在她那些个好皇兄身边,也早早命郑王身边的人给他洗脑幽州刺史有意助他。
——这也不完全是她编的。
幽州刺史惯会做面子功夫,心里对着龙椅流口水,面上对皇室相当恭维,每逢节日他一定给皇帝上书上贡——
各个皇子他虽不明面上送,私底下也会送些小礼物。
郑王有,二皇子也有。
但郑王是不知道二皇子也有的。
他只听身边人说幽州刺史常常给他送礼——那不就是要站队他的意思吗?
一看,幽州刺史还有兵权呢,手底下兵马还不少,那行啊,二皇子那边找了秦家当帮手,他这边就找幽州刺史吧,让对方赶紧来“勤王”。
幽州刺史露着个牙龈就去了。
她那几个傻皇兄被他耍得跟什么似的。
唉。
唐今幽幽叹了口气,抹了下脸上淋淋水珠,“父皇,二哥,四哥,一路走好……”
然后埋头嘿咻嘿咻继续割麦子。
秋天啦,收割完这批粮食她们也可以动身啦。
淋漓汗水不断从唐今额间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