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童谣诛心(1 / 2)
第669章童谣诛心
郑春和简单一句话,透露了太多信息。
赵颢闻言顿时愣住了,许久才品过味儿来,心中不由一沉。
是的,手握兵权,怀璧其罪。
当初赵孝骞手握三万龙卫营兵马,赵煦对他信任如故,那是因为赵孝骞只有三万兵马,掀不起风浪。
如今赵孝骞手握十万兵马,而且是大宋最精锐的十万禁军,全军装备最优良的火器,拥有全新的军械甲胄和战马,这个性质就不一样了。
赵颢早料到赵煦有心生猜忌的那一天,不过在他的预料中,赵煦对赵孝骞心生猜忌,至少应该在王师全面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
没想到赵煦的猜忌之心比他预料的来得更早。
短短一瞬间,赵颢想了很多,脸上却依然带着和煦憨厚的微笑,像一个毫无心机的傻胖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儿如今本事大了,本王的话他不一定听得进去……”赵颢叹息道。
郑春和也叹息:“殿下还是尽量劝劝郡王殿下吧,功劳太大不一定是好事,您的亲家狄家就是例子,殿下当引以为戒啊。”
赵颢眸光闪动,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张薄薄的房契,出手如电塞入郑春和的怀里。
“我儿孝骞常与本王说,他与郑内侍交情甚厚,引为知己,如今我儿在外征战,无暇回京,本王对郑内侍也是非常欣赏的……”
“这是汴京东城外宜春苑的一座四进宅邸,本王闲置已久,今日有缘偶遇郑内侍,不如送予你,郑内侍千万笑纳。”
郑春和一惊,急忙推辞:“万万不可,奴婢受郡王殿下恩惠多矣,怎可再受殿下所赐。”
赵颢语气不容置疑地道:“收下!难不成你瞧不上本王所赠”
郑春和推脱半晌,终于才忸忸怩怩地收下了这份房契。
有些宫闱秘事郑春和不打算说的,然而楚王父子的大恩难报,郑春和迟疑了许久,才低声道:“殿下,官家怕是已对郡王殿下有了猜忌之心,今日对河间府大捷反应颇为平淡,却对副使许将甚为不满。”
“官家谓许将只知赞褒王师,未尽副使之职,今日已下密旨严厉训斥,由此来看,官家恐对郡王殿下有了猜忌之心,而且官家更关心郡王殿下麾下十万将士的忠心,这个势头可是不妙啊……”
赵颢闻言心中愈发沉重,但仍笑呵呵地道:“多谢郑内侍提醒,本王心中有数了,我儿太年轻,凡事出惯了风头,也该到了收敛的时候,我楚王一脉本就闲散逍遥,对权力毫无野心,官家怕是有些误会了。”
郑春和微微一笑:“收复燕云后,郡王殿下若能自卸兵权,官家对楚王一脉的恩仪必然如故。”
赵颢神色严肃地点头:“必须要卸兵权了,这玩意儿看似威风,但轻易不可沾惹,自古大权多有大祸,本王会写信叮嘱我儿的。”
郑春和神情忧虑地一叹,二人这才互相告辞离去。
赵颢带着微笑转过御街,街边窄巷内停着一辆马车,在亲卫的搀扶下,赵颢艰难地进了马车,盘腿坐在车内阖目沉思,此时的赵颢,脸上已没有一丝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鸷。
良久,赵颢突然屈指敲了敲马车的车壁。
马车外传来一道嘶哑的人声:“殿下有何吩咐”
赵颢语气很低很慢,淡淡地道:“甲五如今何在”
“甲五在洛阳城外的大山里,为殿下操练死士。”
赵颢道:“给甲五传句话,让他紧急赶往蜀地遂宁城,并在城中散布几句童谣,童谣曰:‘龙子终,蟒袍继,天狼醒,朱雀兴’。”
顿了顿,赵颢的语气愈发阴寒:“童谣务必传唱遂宁城的大街小巷,童谣兴起后,让甲五马上撤走,不准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是!”
赵颢吩咐过后,在马车内又阖上了眼。
既然官家已对我儿生了猜忌,那就让君臣的矛盾转到别的地方。
对帝王来说,童谣的威力,更甚十万雄师。
确定官家无后,那么就提前捅破窗户纸,让第一顺位继承人提前出现在官家面前,到时候看看赵煦会对遂宁郡王赵佶做何反应。
…………
河间府。
守将郭成出面招待辽国使团数日,却始终见不到赵孝骞本人。
今时不同往日,辽国使团在大宋面前已不敢猖狂跋扈,纵然心中再是不耐,也只能在郭成面前陪着小心,询问河间郡王殿下何时有暇见辽国使臣。
郭成的回答既平淡又冷漠。
郡王殿下诸事繁忙,何时有暇,要请示他本人,殿下身份尊贵,旁人没有资格催请。
这话回得硬邦邦的,辽国使团碰了一鼻子灰,也不敢稍露怒色,只得忍气吞声地住在河间府城的馆驿内继续等待。
就在辽国使团焦急等候之时,辽国不断有消息传来。
宋军十万兵马分作两路,种建中和宗泽各领一路,每日拔营向北推进十里,目标方向正是辽国南京析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