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350章 北川秀可不是一个好拿捏的软柿子!

第350章 北川秀可不是一个好拿捏的软柿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分级?你的意思是把也像电影那样做一个愚蠢的分级制度?”

今天恰好来参加《北川》董事会例行会议的一名财团股东在听完薰子的话后,先是做了一个夸张无比的面部表情,随后身体往椅子靠背上微微一仰,十分无礼地对她这么说道。

《北川》成立之初,为了度过最艰难的创刊时期,曾通过北川文娱剪彩礼带来的便利,在日本国上流社会融了一波大额投资——

北川秀倒不是没有支持《北川》运作的资金。

千原雅人从泰国满载而归后,北川家族的总资产就突破了200亿円,完全有实力和能力来经营一家小型出版社。

但能活下去和能滋润的活下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为了不让《北川》在创刊初期夭折,北川秀便大量引进了出版界的成名业内人士,并通过关系找了许多跨行业投资的财团进行融资。

他们的参股不会影响到《北川》的运营,但他们的人脉与资源却能给《北川》带来兜底能力。

正如北川秀所预料的那样,《北川》借着这些大股东的资源,顺顺利利成了出版界最头部的文学杂志之一,甚至一度超越了《新文象》,成为了业内老二。

但这些大股东跟着《北川》水涨船高后,也渐渐有了一些属于他们的声音,以及公司内的势力。

一家公司做大做强后,内部必然会派系林立,内斗不休,就像一个国家建立之初那样。

而北川秀又属于那种甩手掌柜式的大老板,基本不过问公司里的情况,于是这些大股东便愈发嚣张,最近都开始对编辑部指手划脚了起来。

“风间董事,提出分级制度的人不是我,而是北川老师。

至于为什么要提出的分级制度,是因为这本《黑暗中的孩子们》.”

薰子对这类自命不凡、自视甚高,实际上又很无能的中年秃头大叔没什么好感。

但对方毕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而自己还只是一个没有正式入职的“临时工”,不好对他表现得过分忤逆。

她竭力用和善的语气,以及对方能理解的方式阐述着对《黑暗中的孩子们》应用分级制度的必要性。

然而她的话才说了一小半,对方就不耐烦的打断了她。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不必继续说下去了。

正是因为提出这个莫名其妙分级制度的人是北川老师,所以我这个时薪高达5113円的执行董事,才会和你这个时薪仅有284円的实习生说那么多话!

我不管北川老师是基于什么目的提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分级制度,总之我坚决不会同意将《北川》进行分级售卖!

不仅我不会同意,董事会的大部分股东,以及编辑部的大部分高层,都绝不会同意这种奇怪的提案!

就算它是北川老师提出的,也不行!”

风间董事翘着二郎腿,眼神里满是对薰子的轻蔑,以及几乎要从他嘴里溢出的傲慢感,

“我们之所以愿意投资《北川》那么多钱,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这群没什么太大存在价值的废物!

而是为了能从中赚取更多的日元!

小丫头,你能明白吗?

现在《新文象》已经从海外请了一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来连载新书!

这是日本文学史上都从未有过的情况!

即便是同样贵为日本文坛‘天下第一’的谷崎一郎老师,当年也只是入围了一次诺贝尔文学奖。

北川老师虽说成功击败了谷崎一郎老师,成为了文坛的新执牛耳者。

但他也没拿过诺贝尔文学奖吧?

你明白了吗?愚蠢的小丫头!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如果没有应对妥当,不仅《文艺》会被《新文象》压下去,连带着我们《北川》也将一败涂地,回归起点!”

风间董事的咆哮声几乎贯穿了整个编辑部。

在他身旁唯唯诺诺的主编是薰子的顶头上司,此时他也不敢在风间董事动真火的情况下帮薰子说话。

风间家族扎根于札幌市,是那边数一数二的实业型小财团,近些年他们频繁投资文娱界,已经收购了好几家小型娱乐公司,进军的势头正猛。

这位风间董事不仅在《北川》持有大量股份,也同时持有《大众》和《文艺》的一些干股,说起来也是一个出版界的大人物——

虽然他对纯文学一窍不通,也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敬,但他有钱啊。

钱总能让大部分人低头。

薰子承受着莫名的狂风暴雨,在诸多编辑的眼皮子底下被风间董事这个外行教育着。

见她没有再说话,风间董事依旧没停止喷粪,而是继续嗤笑着翘动二郎腿:“不过也是。一个区区时薪284円的实习生,不懂商业运作和公司经营也很正常,要是你能理解这些的话,你早就转正了。

但用愚蠢这件外衣来掩饰你的无能,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小丫头。

我们《北川》不需要连这种基本常识都不懂的实习生,一会儿听完我的话,你可以直接去人事部结算剩下的薪水了。

哦对了,虽然你什么都不懂,但鉴于你是负责这部的实习编辑,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原因吧。”

风间董事瞥了眼薰子,这个小丫头最多二十岁,但容貌精致漂亮,想来是因为这个理由才得到北川老师的喜爱吧。

他所知道的文人,没有一个不风流,没有一个不嫖娼。

他顿了顿,笑着继续说道:“刚才你也听到了吧,现在正是我们和《新文象》殊死一搏的时候。

而在出版界,衡量谁胜谁负的关键,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杂志的销量!

有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新文象》显然不用为杂志的销量发愁。

而我们呢,在明知会处于弱势的情况下,竟然还要对杂志进行分级销售,自断一臂!

小丫头,你告诉我,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这不是愚蠢。这是最正确的选择。”薰子淡淡回了他一句,随后把手里的稿件交给了一旁的主编。

她今天来,主要是把这个消息带给编辑部。

《黑暗中的孩子们》完成度非常高,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至于其他东西,北川老师也在附页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不需要她再复述什么。

好不容易考上京都大学的她,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都会用来努力适应京都的生活环境,然后争取在学校里为北川老师长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