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狗官 >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三十三章 一驴更有一驴犟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三十三章 一驴更有一驴犟(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次李鸿章回乡练勇。不仅是李鸿章的要求,更是曾国藩在旁指点,为门生选地一条出路。安徽属于两江,而今和珅署理两江总督,又掌上海制造局,李鸿章要想在安徽立足。不仅要靠曾国藩在湖广帮忖,更离不开和珅在上海地支持。

曾国藩信中特意点明,让和珅看在他地面子上,多多照顾李鸿章他这位得意弟子,并且要求和珅尽快发展上海制造局,等军械制成后,优先装备他地湘军和李鸿章地淮军,以期用雷霆万钧之势,与湖广、安徽的太平军一决死战。

在信最后,曾国藩出乎意料地说到了左宗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似乎曾国藩和左宗棠在湖南闹出了什么矛盾,正吵得不可开交。尤其是曾国藩信中所写到的那些话。处处都流露出对左宗棠的极度不满,要不是顾及着双方多年交情,或许早就在信里破口大骂了。

合上信,和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其它事对和珅来讲都是小事,而曾、左两人交恶却是让他有些意外。他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事会让他们闹出如此矛盾,也搞不清楚在湖南发生了些什么。

“少奎,涤生兄与季高兄之间怎么了?你可知道?”

“中堂如此厚待,学生万万不敢。”李鸿章在和珅面前依旧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礼数丝毫不敢有缺,更不敢摆一点和珅救命恩人的架子,让和珅见了暗暗赞叹。

“呵呵,少奎不必多礼,虽说我与涤生兄是好友,但你我之间年龄相仿,无须如此。如少奎不弃,不如就以字相称可否?”和珅笑眯眯的问道。

“这……。”李鸿章有些犹豫地望了和珅一眼,见对方眼中带着真挚和期待,心中这才一宽,站起含笑礼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多谢君实兄……。”

“哈哈哈!”和珅闻言畅快大笑道:“少奎不亢不卑,坦然自若,真乃大丈夫也!怪不得涤生兄如此看重与你……。”

顿了顿,和珅问道:“少奎此次前来,有何事要与我相商么?”

李鸿章听了先是一愣,接着马上醒悟过来,问道:“君实兄,是不是老师在信中提到了左季高?”

和珅把信放在一边,点了点头。

“相商谈不上,只不过鸿章处有封老师给君实兄的信。前几日因在苏州,鸿章考虑到军中无私事,一直就未拿出来,而今已回上海,所以鸿章就把信给君实兄带来了。”

“哦!有涤生地信?快快取来!”和珅听曾国藩让李鸿章带信给他,当即高兴万分。

接过李鸿章递来的信,和珅迫不及待地拆开看了起来。他与曾国藩多年未见,由于近几年太平天国内乱,双方东西一方,各忙各的事,其间根本无法保持长久联系,只能依靠着断断续续的信件来往通讯。算起来,接到曾国藩上一份信到现在已经快大半年,和珅早就等得望眼欲穿了。

曾国藩这封信很长,上面先是说了些挂念、问候之类的话。接着就谈到了他在湖广地情况。从字句中来看,在练勇和太平军交战这些年里,曾国藩是吃了不少苦头,而且心境也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当年那位在京中书生意气,性如傲竹的曾涤生,如今已变得油滑老练,心狠手辣。在湖广之地高举屠刀,杀人如麻。赢得了个“曾剃头”的恶名。

这几年中,曾国藩带兵与太平军大战十几场,小战数百余,却依旧胜少败多,最惨一次亲领之兵全军覆没,只抢得一叶小舟渡在江心,逼得他走投无路。差一点儿就跳了江。幸好有提督塔齐布拼死相救,这才狼狈逃回。虽然是这样,但曾国藩靠着坚韧的性子,非但没给太平军打跨,反而队伍越打越多,不仅步步稳住了湖南局势,更打算趁势前击,向皖地进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