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狗官 >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五十章 风雨飘摇两相隔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五十章 风雨飘摇两相隔(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酒宴上,左宗棠是意气风发,笑容满面。而和珅见到老友如此成就也是心中宽慰,并为自己的眼光卓著而感到得意。

这次宴会并没请任何洋人,都是在上海的各级官员,所以气氛热烈随意。为了给大家祝兴,和珅还特意请来一班戏子,在总督衙门花园内搭起戏台。

“君实兄,此杯我敬你!”左宗棠举杯,站起来向和珅示意,抬手杯尽,笑眯眯地把空杯扣在桌上。

“好!”和珅洒脱地接过一杯酒,也是一饮而尽,把杯口向左宗棠那边一侧,两人相视放声大笑起来。

“君实兄,十年光阴弹指而逝,当年你我同下江南之事还记得否?”

“我哪里来这么多银子?”和珅摇头道:“汤生,现在的情况虽然好转,但要拿笔巨款出来根本就不可能。”

“这个我有办法!”辜鸿铭胸有成竹地笑了起来,从怀里取出一份东西递给和珅。

和珅疑惑地接过一看,惊愕道:“银行?”

“对!银行!”辜鸿铭点头道:“雪岩地钱庄不是办的不错么。虽然钱庄在中国根深蒂固,但想要再发展局限太狭隘。君实兄你去过欧美。知道洋人最有钱的地方不是国库,而是银行。现在中国除了洋行代理银行业务外,根本就没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出现,给各国商人的资金交换带来了非常不便。这是一个商机,也是我们弄钱的好去处,如果能用雪岩的钱庄为根基,在上海办一家银行地话。资金短缺的问题很容易就能解决。”

和珅与银行接触过几次,在他眼里洋人地银行与中国的钱庄非常相近,但在结构与经营上却有着天壤之别。而且,银行的业务发展与规模,完全不是中国传统钱庄相比的,有一段日子里,和珅倒也想过搞个银行试试,可因为某些原因。却一直没有去做,没想到今天辜鸿铭却主动提出了要建银行,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哪里会不记得?”和珅笑道:“季高兄与我顺江而下,携手同游,往事历历在目。”

左宗棠唏嘘感叹道,点了点头。要不是当年与和珅在京城相识,再一起南下上海的经历,他左宗棠哪里会有今天的风光?对和珅这些年的帮助,左宗棠时时记在心头,并为有如此好友而感到欣慰。

两人借着酒兴聊了许多以前地事,仿佛间回到了当年在京城初遇之日,谈到高兴之时放声大笑,聊到时局又会争执一番。在座的都是自己人,但从没见过这两位大人有今天这种举止,瞧着他们这副样子,都忍不住暗暗好笑。

宴席上一团和气,喜气洋洋。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未能尽兴的和珅让人点起烛火,把总督衙门照得灯火通明。众人你一杯,我一盏,相互聊着趣闻轶事,耳中听着悠悠丝曲声,眼里看着台上精彩的戏剧,大家兴致勃勃。

“老爷……老爷……啊……!”

“搞银行可不是搞钱庄,这事你有把握否?”和珅犹豫不决地问道。

“没有把握。”辜鸿铭倒是老实,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没读过金融,虽然知道银行的大致结构。但怎么去操作并不是行家。不过,我觉得这事可以试试,我会托人在欧洲找几个可靠的专业人士来上海,如果失败的话就不去说了,可一旦成功地话,这个银行会给我们带来巨大收益,将来在资金上就再也没后顾之忧了!”

辜鸿铭这话倒是让和珅仔细想了起来,虽然他们对银行都不熟悉,但有胡光墉这个钱庄老手在,试着搞搞的确不会有什么风险。何况。万事都是从无到有。当初制造局不也这么建起来的么?如果真的成功了,就像辜鸿铭说的那样。将来再无后顾之忧了。

犹豫了半天,和珅终于决定赌上这一把,把银行之事交给辜鸿铭和胡光墉全权处理。

几天后,在苏州完成战后工作的左宗棠特意来了上海看望和珅,见到老友的和珅非常高兴,不仅详细向他询问了与罗大纲交战的细节,还在总督衙门设下宴席,邀请所有在上海地各级官员赴宴,为左宗棠庆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