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狗官 >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五十一章 得陇望蜀提垂帘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五十一章 得陇望蜀提垂帘(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最新全本:、、、、、、、、、、

“太后夸奖过甚,奴才万不敢当……。”

兰贵妃顿了顿,接着悠悠说道:“只可惜,皇帝毕竟年纪太小,许多国家大事怕是十年之内无法明白。而朝中又出了肃顺等奸臣贼子,实在是叫人担心啊!虽说肃顺将就擒,但也难免将来不会出此类之人,中堂是自己人,哀家也就直说了吧,只想今天托中堂以后多多帮着哀家留意朝政,千万不要让祖宗社稷再次落入肃顺此类权臣之手。”

兰贵妃这席话,让和珅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女人居然会说出这些。这哪里是在托付他?明明就是变相的警告他。肃顺一旦拿住,结果必是一死,肃顺垮台后,以和珅的地位和功劳,当然就成了朝中第一权臣。

“请太后放心,太后地话奴才记在心中不敢忘记。”和珅知道,这种时候千万要记得韬光养晦,一旦做了出头鸟可没有什么好结果。

兰贵妃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故意又提起咸丰去世前给她和皇后地两枚印章,借着不懂国家大事,旁敲侧击地表示在皇帝年幼之时,她与皇后想垂帘听政,免得皇权旁落。

皇后也点头微笑,表示赞同。

当各人告辞后,僧格林沁与奕訢先行回营中,一个去准备夜间地出发,而另一个亲自控制九门,节制步军。另外,还有丰台大营那边也要有人接管,这个任务就落在了醇郡王奕譞身上,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和珅还未出宫门,兰贵妃的贴身太监安德海悄悄跑了过来,他带来了兰贵妃要单独见他的消息。和珅微一迟疑,就点头答应,跟在安德海身后向储秀宫而去。

“于中堂来了,请坐。”兰贵妃见和珅进门,连忙起声示意他不必行礼,同时让安德海搬了把椅子过来。

“奴才谢太后……。”和珅恭恭敬敬地依旧打了个千,这才坐下。

兰贵妃的话才说了一半,和珅就什么都明白过来了。原来兰贵妃借着警告他地话,实际是想让他支持两宫垂帘。垂帘听政虽然有违后宫不干政地祖制,可在本朝也不是没有开过先河,当年孝庄两次垂帘,一手创出康朝盛世,引为后人美谈。这兰贵妃权欲极大,看样子是想学一学孝庄了。

权衡利弊,和珅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拒绝,还没等兰贵妃把话说完,和珅就主动开口提议请两宫垂帘。

“这个似乎不妥吧?祖制有言……。”

“孝庄太后两次垂帘,如今皇帝年幼,两宫当然也可以垂帘。况且奴才与恭王又授议政,在一旁辅助新皇,这样一来实是最好不过的了。”见兰贵妃装模作样地推却,和珅急急说道,并表示等肃顺一事毕后,他会带头上折恳请两宫垂帘。

兰贵妃直到这时候才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瞧着面前的和珅,她心中既是得意又非常满意,笑着答应了下来。

“中堂,这次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孤儿寡母现在真不知道该如何呢……。”兰贵妃双眼微红,拿着手娟轻轻拭去眼角泪水。

“太后不必如此,肃顺丧心病狂,天地不容!奴才只不过做了本分之事,尽臣子之责罢了。”和珅连忙安慰道,同时小心谨慎地回话,这兰贵妃在这种时候突然单独见他,以和珅的聪明,断定她对自己必有所求。

果然不出所料,说了几句场面话后,兰贵妃接着说道:“先皇在承德去的太急,许多国家事都没来得及妥善安置,这才让肃顺等贼子有了可乘之机。眼下肃顺就将束手就擒,可皇帝却尚年幼,国家大事今后还要靠中堂多多出力呀!”

“请太后放心,奴才受二代先皇厚恩,定当尽心竭力辅助新皇。”

“这就好……有于中堂这句话,哀家心满意足了。”兰贵妃似柔水一般地明眸冲着和珅微微一笑:“于中堂不是外人,从蓉儿身上说起来,皇帝还是你的外甥呢,何况先皇去前,特意下诏授中堂议政之位,中堂又是皇帝太傅,朝中重臣,有中堂一旁辅助,定能让国泰民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