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狗官 >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六十六章 洪秀全魂归天国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六十六章 洪秀全魂归天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即,他们在殿中激烈争辩起来。和珅寸土不让,舌战群臣,一意要授官。就连一向与他交好地奕訢等人话里拐着弯劝阻,他也假装没有听见。

最后,两宫太后见相持不下,只能暂且把此事压了下来,等待以后再议。当朝会结束后,和珅借着给皇帝上课的名义入了宫中。直接去求见西太后慈禧。

“于中堂,这李秀成究竟有什么能耐,要让你如此保他?”瞧着跪在自己面前,恳求实授李秀成为官地和珅,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的慈禧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太后不知,此人被长毛称为军神。在军事上堪称大家。而且奴才与此人有过一番长谈,发现此人并不懂政事,与政务犹如小儿一般。既然如此,能用此人,对朝廷必有好处,先不说启用李秀成之后在长毛国中的震动,而且此人善战,磨练好了就是朝廷手中的一把良刀啊!”

“于中堂说的,哀家其实心里也清楚。可今日恭王等人的话也有道理,如授爵的话。并不是将来不可用啊。”

慈禧先是恭谦了几句,这才轻声说道:“姐姐,我觉得于中堂说的有道理,反正李秀成已经降了朝廷,也翻不出什么波浪来,留他一命更能让天下知道我皇的仁德,还是不杀地好些。”

“妹妹说的是。”慈安笑着点点头,提声在帘后说道:“不杀李秀成之事,哀家准了。”

“谢太后仁德!”

和珅早就预料到这结果,连忙应道,既然已经决定了不杀李秀成,那接下来就是究竟是把李秀成控制起来呢,还是授官的事了。

“太后,皇上。奴才也以为李秀成不杀为好,可奴才更以为没有必要召李秀成入朝为官。李秀成乃长毛伪王,本犯下大逆之罪,留他一命足已,再授官职,似乎并无如此必要。”

“太后明鉴!但李秀成此人和别人不同。他新降朝廷,如实授官位。为朝廷出力,等剿灭长毛之后定会死心踏地,不再有反心。一旦软禁京中,就算授爵也定让他感到失落,长此以往,就算将来还能启动,他也失去锐气,成了一把钝刀。”

说到这,见慈禧眉目中犹豫不决,和珅又道:“我朝开国帝王常读《三国》一书,如不善用降将,何来如今二百多年地基业呢?太后,您就如同当年的诸葛孔明,这李秀成就像是被擒的孟获,当年孔明能用孟获,安定西南,而太后辅助皇上,当然也能善用李秀成!”

军机大臣宝鋆出言反对,宝鋆曾领兵与太平天国交战多年,数次败与李秀成手下。虽说他不至于为了当年的胜败而置之国家大事不顾,但他却觉得能留李秀成不死已经是朝廷开恩了,把他入朝为官,这在宝鋆的心理来看,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宝鋆一开口,与他交好的各人也如此说道,就连恭亲王也不同意和珅的看法,在恭亲王奕訢来看,如果是想以此来证明朝廷的决心话,倒不如给李秀成一个虚爵,就是授个子爵,或者伯爵也比实授为官的好。

奕訢说道:“当年圣祖时,台湾郑家最后也只不过是授爵而已。这李秀成只不过是长毛诸王之一,给个三等伯或者一等子爵之位就够了,何必非得实授官位呢?”

奕訢这话让众人连连称是,授个虚衔。既能体现朝廷地大度,而且还能借此把李秀成圈在北京看管着,实在是两全其美地事。当下人人赞同奕訢的想法,决意以授爵代替和珅提出地授官。

这么做和珅当然不肯,李秀成是个人才,既然是人才就要人尽其用,要不然他花这么大的力气干嘛?况且。李秀成不懂政治,就算授官也没有什么危害。而且他是太平天国的降王,如果收为己用,只能死心踏地的为自己办事,要是只授爵的话,和珅忙了这么些日,不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了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