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狗官 >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六十八章 见两使求购军舰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六十八章 见两使求购军舰(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两国的难处我知道……。”和珅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拒绝而感到沮丧,笑容不改,拿起手边的酒壶给他们每人续了一杯酒。随后拿起自己面前地酒杯微微品了一口。笑道:“不过,在眼前局势下。我国的海军筹建计划也不可能推迟。你们也清楚,世界的形势变化多端,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一个强大的海军守护,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大家都是朋友,我也不说什么套话,两位应该清楚,现在在中国周边海军势力最强大地是那些国家?是中国么?还是美国?或者普鲁士?都不是!英国、法国和俄国的舰队依旧游弋在中国的沿海,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利用强大的军舰封锁中国海岸。假如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中国没有海军的保护,我们的大海就会落入对方的控制之中,到那种时候,就算我们三国有同盟协议,又有什么用呢?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各自的利益落到对手的口袋中去?或者希望自己地盟国永远被人封锁在陆地上么?”

“首相阁下,我理解您地心情。您所提出的假想地确会发生,作为中国的盟国我们当然不希望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也请您体谅我们两国如今的情况,作为一国的公使,我可以向您保证,等我国与奥地利的战争结束后,立即会启动支援中国的计划,用全力支持中国海军的建成!”

李福斯说完后,蒲安臣也接着说道:“美国也可以做出这种保证。对于中国在美国内战时的支持和态度,总统先生多次表示由衷的感谢。我相信我们美国人绝对不会弃友好的中国而不顾的。一旦美国内战结束,就算总统先生暂时不执行帮助中国的计划,作为一个守诺言的外交官,我也会督促国内对中国进行支援。”

“那么……两位觉得需要多久时间呢?”和珅不动声色地问道。

蒲安臣和李福斯各自想了想,都提出了最少一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内,要想让两国协助中国建立海军暂时是不可能的。

蒲安臣和李福斯露出赞赏地目光,连忙客气了几句。说实在的,西方国家早就想把公使馆直接设立在北京,但一直因为中国政府视洋人如同水火,怕外夷进京有违祖制。这种局面直到咸丰死后,经和珅以总理大臣的名义上折两宫才彻底改观。当然,其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抱着不许夷人入京的朝廷官员可是不少,朝中对在京城设立各国外交公使馆持反对意见的远远超过赞成者。

为了这事,和珅还在殿前与各人争辩了一番。直到最后和珅以当年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之例据理力争,并点出中国与美国、普鲁士的同盟协议后,这才取得了两宫最后同意。

家宴很平常,了解中国人谈事习惯地两国公使也抛弃了他们西方在饭桌上不说话的习惯,三人边喝边聊,一团和气。

酒过三巡。和珅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放下酒杯笑眯眯地瞧向两人。

李福斯见和珅如此。会意地也停了下来,与坐在一旁的蒲安臣交换了一下眼神,默契地笑了起来。

“一年?”和珅摇了摇头:“不行,这一年的时间实在太长!”

“可是……。”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和珅不等他们把话说下去就打断了对方的话,对方地态度还是很诚恳的。提出一年的期限也没有半点刁难的意思,和珅在见他们之前就对两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和他们所说的差不了多少。可是,和珅也有难处,新式军队的建立虽然有两宫太后地支持,但朝野反对的声音却有许多。可以说,和珅这么干是冒很大风险地。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见不到效果的话,这事很可能会半途而废。

现在。陆军的建立水到渠成,并没有花多大的力气。可难就难在这海军上面,可一个强大的海军代表着什么,这是和珅为首的这些洋务派都心知肚明的。但他们知道没用,关键是朝中上下地阻力实在太多,虽然那些人大多都不是什么实权人物,或者是些庸碌的王爷们。但这些人数量庞大,潜力不容忽视,一旦在海军筹建上发生困难,导致在短时间内无法成军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会以此为借口,要求停建这种有违祖制,耗资巨大,却又看不到任何效果的海军。

“首相阁下,就像你们中国常说的一句:无事献殷勤,必有所求。您今天请我们来,恐怕不是只是喝酒这么简单吧?”

西方人不懂得什么叫含蓄,尤其是作风有些死板的普鲁士人。李福斯用不熟练的中文直截了当地问道。

“呵呵,公使先生说的不错,今天请两位来正是有事要谈。”和珅也没客气,点头承认,接着他又说道:“其实此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两位都清楚,我国正在筹建海军,这海军不比陆军。没有军舰地海军任我再有天大的本事也成不了军啊!所以……这事还得请两位多多费心,帮我一把才是。”

“首相阁下,中国筹建新式海军,这在作为盟国地美国来看是件受欢迎的事。作为美国公使,我非常赞同中国政府的决定。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稳定的远东。这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可惜的是,您也知道我们美国地内战还未结束,虽然总统先生和我本人都很想帮助中国,但短时间内却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蒲安臣当头就给和珅泼了一盆冷水,表现出爱莫能助的样子。至于李福斯也是如此,说的话和前几次没有什么不同,表示深深的遗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