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狗官 > 第五卷 山河锦绣 第三十一章 受邀请再次出洋

第五卷 山河锦绣 第三十一章 受邀请再次出洋(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和珅这建议一出,同治顿时赞成,并问众臣如何安排比较妥善。最后商议后,以曾经出访西洋的和珅为正使,带三十个各派大臣出国见识一番,等他们回来后讲述一下所见所闻,也好了却同治周游各国的愿望。

就这样,和珅爽快地领命组团,着手准备出访事宜。一个月后,他带着三十名各部官员登上了邮轮,由北洋舰队派出三艘战舰护送,开始了他这一生中第二次出洋。

************************************************************

夜深都市新书《逐欲红尘》书号155427,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此书,并多多推荐!

************************************************************

瞧着这大半年为此事操劳过度,而显得有些老态的和珅、奕訢和左宗堂等众臣,同治从宝座上站起身,走到这些臣子面前一一褒奖安抚,皇帝如此举动,令得满殿臣子们感恩淋涕,一同跪倒在同治身前,山呼万岁,以颂天朝中兴之势。

废掉八旗制度,对国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并随着变革脚步地加快,在军事上陆军结构迅速发展,已经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八旗驻军和大部分绿营。至于北洋、南洋两大海军,由于经费充足,从欧洲新定购的军舰更逐一替换了那些原来的两手军舰,再加上中法海战而来的赫赫威名,已经被世界上称为远东第一,第二海军,而中国也被吹捧为世界第六海洋强国。

洋务运用已经向内陆推广,虽然一时间这些地方的见效还不怎么样,可已经成熟的江南富饶地区,前些年所建成的各种工厂、学堂等等,为国家带来的不仅是财源上的收获,还有人才与工业基础地迅速提高。

现在地上海,已经被西方国家称为远东第一城市,建设的丝毫不比欧洲主要城市差半分。更因为上海从一开始就是和珅发展地基地,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黄埔江畔洋行林立,码头上货船穿梭不止,城内不仅有大批的工厂和商店,更有聚集各国的优美建筑群,人来人往,让初来上海者目不暇接,惊叹天下居然有繁花似锦之地。

现在,整个国家已经进入了告诉发展的轨道中,只要按这么顺利发展下去,和珅相信不用再出二十年,整个中国就将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以前落后的面貌。

最新全本:、、、、、、、、、、

而且,随着同治的逐渐成熟,和珅也放心把整个国家交于他的手中,自己早就退居幕后,只充当着参谋的角色。

中国在军事、经济和工业地位上的提升,让西方世界刮目相看,这些日子,和中国打得热乎的国家不在少数,甚至有些欧洲传统强国更提出了邀请中国皇帝来访的建议。这个看似不可能的邀请传到京城的时候,同治还真的动了心,在朝会上提了出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同治的异想天开很快就被否决了,先别说同治作为一国之君身牵社稷,一举一动都不能至之自己险地,而且西洋千里遥遥,万一途中出点事,国家无主,这可怎么得了?就连和珅也上奏劝阻同治,反对同治出访西洋,这才使得同治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惜……可惜……。”同治虽然也清楚自己出访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但还是忍不住感叹几声,当年和珅向他讲述那些西方风光的时候,他就无限遐想过有朝一日出去走的可能。但毕竟身为皇帝,看来这个梦是暂时圆不了了。

和珅察言观色,哪里不明白同治在想些什么?虽然皇帝不能出访,可和珅也有他的主意,提出既然皇帝不能出访,那么派人代替出访也不是不可以,这既能和西方国家拉好关系,也能借此去看看中国和西方国家还有什么差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