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临高启明 > 第八十五节甜港风云糖业公会

第八十五节甜港风云糖业公会(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华南就想联合雷州的糖业同行来共进退。”文同道,“这便是初衷。”

冯广丰点点小头:“若是要共进退,就该盈亏共担是。现在的做法,华南的风险太大。”

“的确。但是华南初到宝方,又不合与同业们生了一场冲突。虽然是祝安捣的鬼,但是毕竟有些芥蒂,需要徐徐化解。人心一不齐,纵然为了大家好。也难免有误会的成分。所以这一次,华南就多担一些风险了。”

如果能以三两八钱的行情在雷州就地成交,各家估计也会乐于接受。

相比之下,华南的风险要大的多。即使广州的行情能够维持不变,华南还要倒贴运费和一应花销,若是跌了,还会大亏。

他们既然开出这样的条件来。显然是看准糖价会大涨。但是糖价涨跌,除了丰歉之外,和“洋庄”的需求有很大关系。那些海外蛮夷每年对糖的需求量是多少,是很难预计的。

冯广丰想了想,慎重道:“这样做,对各家同业自然是极大的好处了,但是糖价波动甚大,万一行情不理想,贵东必然大受损失,此事如何使得?”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文同开始恭维他了,“海义堂的二十一家同业,难得有冯老板这样深明事理的人:即能顾己又能顾人!”

“此是后话”文同点点头,“不过,这个代收是有条件的。”

所谓条件,即各家必须用现银向华南购买糖货,不得除欠。

“这个容易”冯广丰连连点头,“本来各家收购也是用现银的。

“好。”文同说:各家交钱之后,华南就按二两五钱一石的折算标准交给各家记着糖货石数的残单。

不过,交钱之后糖行不能自行提货。所有的糖将由由华南运出雷州销售。销售之后,再按照栈单上的数字结账付款。

“不敢,不敢。”虽然知道对方是恭维话,但是冯广丰在海义堂里一贯是个被人瞧不大起的主,现在有人赞赏自然高兴,“文掌柜过奖了。”

“当初祝安要大家压价的时候。海义堂上上下下只有冯老板出来为蔗农说了句公道话。这一点,实属不易。”文同一见有效,按照预先的“演习”的布置,继续恭维他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州海义堂的人。居然连读点毋识也没有。真是枉费了冯老板心意了。”

听到这句,冯广丰心里一阵激动。自己在海义堂里多次建议:不能因为要和华南对抗而伤及蔗农从长远看对整个雷州的糖业都是不利的。为了这些话他一直遭人的冷眼,甚至被人恶语相加。想不到华南如此的欣赏他的言论。一时百味杂陈,说不出话来了。大有知己之感。

“至于华南为什么这样做,也是有缘故的。”眼看他的神色起了变化,文同知道这番说辞起了效果。便很恳切的说:

“敞东这样做的用意,无非是自从开了海禁之后,出洋贩货的船只越来越多。各种货物运贩出去不算,那些夷人自己也来做生意了。有些贩洋的户头。为了自己赚几个小钱,故意杀价,一家价钱做低了,别家要想抬价不容易。夷人也是精明的,瞅准这点,你要高价他就另外找人,总有人肯卖。自己人杀自己人,砍得血淋淋的。你说可惜不可惜?”“冯广丰自己也去过广州几次,虽然没直接做过“洋庄”但是知道文同说的不假。

“广州现在的行情是每石三再八钱。可能涨,可能跌”文同说,“不管涨跌,华南后就按这个行情给各家糖行结账。栈单上有多少石。就结多少银。”他补充道。

冯广丰大吃一惊,这是明摆着知道华南想搞垄断雷州糖的销售权。过去海义堂都没染指到这块。华南果然是野心勃勃。

但是他连一个“不”字也说不出,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敢。对方既然狮大开口,自然是有持无恐。想到传闻中的十一颗人头,冯广丰的脖后面一阵凉。

不过,往深里想各家也不亏:自己运到广州去卖,行情也不过如此。虽然后市可能会涨,但是同样也有可能跌这是保不定的事情。自己运出去,还要承担运费和路上的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字,一旦遇到海难或者海盗,是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

特别是对于小同行,这个条件甚至是优惠的。因为小同行根本没有能力自运自销,都是委托大同行代销的,不但要出手续费,而且运售过程还要吃些亏,不是大同行把损耗都压到小同行身上,就是有各种花样的费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