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临高启明 > 第三十八节 入宝山

第三十八节 入宝山(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没错,这边也要驻扎,那边也要驻扎,总觉得兵力不够。”陈海阳长期受到海军兵力不足的困扰。不管是水手和海兵,海上力量部都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而且你们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几个穿越者被孤零零的安置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四周除了他们自己,不要说土著,连活人都见不到几个,限于条件执委会又不可能给每个据点都配备比较舒服的生活设施,日子长了,这些人还不一个个精神崩溃!”江秋堰激动的比划着,让人感觉他自己快要精神崩溃了!~!

“就是说要有较大的堆场。”张兴培看了半天,在拍纸簿上勾勒了一个简单的平面图。

画出来的设计图只是一个简单的大院落,正方形。每个角各设一个凸角堡。其中一个是居住区,面积较大。可以容纳二十人左右长期居住,设有一个仓库。其他凸角堡也有完备的起居设施,最多可容纳一个班。院子的大门紧挨着居住区,便于守卫。院墙是用木材联排竖起来的木墙,底部堆土,高6米,顶端全部削尖,顶部不能行人。不用梯子基本上是爬不上来的。

四个凸角堡,包括大门本身,用砖石砌造。屋顶盖瓦。堡外挖掘一条壕沟,从附近引入河水。这里夏秋雨水很大,用水也不成问题。

为了便于装卸货物,还将在堡前的海湾修筑一条十多米的栈桥,供船只泊。

“是不是有点单薄――”陈海阳看到这个犹如中世纪堡垒一样的设计图,十分担心。

“起码可以一个基地支撑二个采矿点。”他这样自我安慰。不过就近阶段看来:还是去东沙或者西沙采鸟粪石来得现实些。

考察队的多数人并没有想得这样复杂,大家兴致勃勃的又挖了五百公斤的样矿准备带回临高交给化工和冶金部门。

考察队回到榆林港的时候,基建工程还刚完成了三分之一,榆林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有土地有木材有石头,几乎什么都不缺,当真是个开发基地的的好地方。此地和昌化堡又有所不同,昌化堡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取得了一个贸易据点而已。为未来的开采石碌打个伏笔。这里是穿越集团获得资源的大型集散地,在规模上要比昌化堡大许多才行。

随船来的临高建筑公司的张兴培是一位木结构建筑放牧的专家,也是穿越集团里的众多“海龟”之一,有全程造房经验。

特别是顾问是于鄂水――此人纯属抱着出来游玩的目的参加了本次的环游考察,在经历了开始几天痛不欲生的晕船之后,现在已经变得神气活现,毛遂自荐的要当榆林堡的建筑顾问――他沉迷于建筑生存狂的堡垒,对于后勤和守城战例有特殊兴趣。

“防御力是稍微低些,但是够用了。本地财主们的寨子还没有这个水平。”于鳄水说,“安游乐市的设防不过是一道木栅栏墙加几个塔楼。可见这里最大的威胁也不过是几十个海盗水手上来转悠一下,抢劫几个没来得及逃走的倒霉蛋而已。”

即使敌人真得冲进了院子,能抢的东西也无非是矿石和木材,似乎没太大的价值。如果真要强攻猛打,安游乐市显然是个比榆林堡更有价值的目标。

众人正在讨论细节问题,随队的医生江秋堰忽然提了一句:“这个榆林堡,准备让谁留守?”

“眼下留十一二个人也够了。二三个穿越者加一个班的海兵。以后根据开发情况再扩大规模”

江秋堰说:“王工。我觉得这样不行。穿越集团拢共才多少人?这样到处洒胡椒面,少了不行,多了又浪费人才。不说我们自己吧,就海兵队这样就要少了三个班。”

“不需要用来对付围攻,但是起码要保证用少量的人就能保卫大量的货物。”

这是于鄂水听完王洛宾啰里啰嗦的一大堆基地的要求之后提炼出来的重点。

张兴培过去是胖子,最近几个月瘦了不少,但是还是过去胖子们的慢条斯理的模样,他咳嗽了一声才说:

“货场要求多大?大概堆什么货物?是不是一定要有遮蔽?”

“货物应该是矿石、木材、椰子这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