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逍遥侯 > 第146章 突破点

第146章 突破点(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如今是没了办法,李中易即使有心改进将风囊改进为了可以反复鼓风的活塞式风箱,也已经没有了那个时间来做实验。(未完待续。。)

ps: 今天的三更送上,继续码第四更,如果在凌晨24点之前,月票超过了338张,司空就加更。没有月票,司空也不怪大家,酌情加更,多谢兄弟们的支持!u

与此同时,李中易为了提高黄泥干透的效率,方便晚上可以烘干黄泥,命人又搭建起了一座建有火坑的木板房,大约三百平米的样子。

危机关头,一切从简,火坑的夹缝,李中易只是命人用稀黄泥涂抹了一层,就草草了事。

李中易暂时只有二十个箭头的木模,也只能安排二十个年轻的工匠,夹黄泥的箭头模型。

别看人不多,由于工作简单,黄泥充足,据李中易的私下观察,最快的一个工匠,一个时辰内,居然夹出了二百个泥模。

嗯,李中易非常满意,箭头的工作,总算是有了着落。

现在的节骨眼上,白白的耽误五天时间,他还真是受不了!

造箭坊内,只有小型的炼铁炉,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化生铁的坩埚炉,只是李中易不懂罢了。

首先是木匠上场。由王小乙领头,比照着铁矢箭头的三棱锥形状,在一个时辰内做出了一只木制三棱箭头的模具。

王小乙按照李中易的要求,将木模具一切为二,方便将湿泥夹出箭头的形状来。

有了第一个实物的木模之后,王小乙就领着他的木匠班,照着葫芦画瓢,在两个多时辰内,制造出了二十支这种木模。

接下来,李中易的注意力,就集中到了铁匠这一块,为了实验箭头的泥模,究竟是否顶用。

李小七花了两个多时辰,硬是在火上烤干了二十只空心泥箭头。

李中易命李小七就在炼铁炉的旁边,挖了个小土坑,形状只比空心泥箭头略大一点,方便摆进去就可以了。

谢小三那边有三十个工匠,六人一组,轮流上前拉动巨大的鼓风风囊,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却咬紧牙关,等待换班的那一刻。

李中易见了此情此景,不由暗暗要头,靠人力鼓风,效率太低,而且很难持续。

李中易抽查之后,他发觉,除了王小乙亲手制作的第一个木模之外,其余的木模外形都非常难看,不过,这种时候,李中易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只要里面顶用,外形难看,李中易完全没有办法计较。

这箭头的木模,比羽箭上的铁矢要大上一圈,看得出来,王小乙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五万个箭头,还剩下29天,黄泥干透大约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大约每天要生产出二千二百个箭头。抛开次品的比例,每天至少要捏出3000个空心的泥箭头,才有可能顺利的造出合格的铁箭头。

好在到处都是黄泥,原料根本不需要发愁,于是,李中易调集了几十个工匠,一边担水,一边稀释挖来的黄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