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逍遥侯 > 第262章枢密副使

第262章枢密副使(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正因为如此,大周朝建立之后,从郭威开始,都异常重视枢密院的掌军之权。

按照朝廷的规矩,凡是指挥以上编制的禁军调动,必须政事堂的宰相、枢密使以及两位枢密副使,四人以上同时签押用印,才是正经的军令。

换句话说,一旦李中易当上了枢密副使,他固然无权提拔谁当大将,可是,却有资格拒绝签押,从而坏了别人的好事。

这就叫作成事不足,败事却有余!

枢密副使,对于调动禁军兵马,提拔军中重将的话语权,比参知政事强出去太多!

只是,柴荣当初的封赏,确实显得薄了不少,难免令人有些失望。

如今,柴荣亲口许诺李中易,只要平灭夏州党项,即以枢密副使相酬,这可是非常有诚意的提拔。

大周朝廷,自太祖郭威立基之后,首重政事堂,其次则为枢密院。

说白了,也就是以文领武,以文制武。

只是,历史给柴荣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最信任的赵老二,在他驾崩之后,果断篡了他儿子的皇位。

李中易暗暗叹息不已,柴荣不愧是一代雄主,恩威并施的帝王心术,运用得异常娴熟,让人无话可说!(未完待续。。)u

按照大周朝廷的位阶,枢密院有正使一人,副使两人,副使之一掌管军政,另一则掌管军令。

大周朝的枢密副使虽然不如北宋时期那么显贵,却也是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但凡军国大事,枢密副使都有资格参与讨论,并发表个人的意见。

晚唐的惯例,政事堂和枢密院合称两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乃是真宰相,权摄百僚,掌管民事。

参知政事虽然有资格参与国家大事,可是,并无轮值宫中,掌印签押的资格,其地位实际上,还不如手握局部军权的枢密副使。

这其中的奥妙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郭威,郭雀儿靠可不是士大夫得的天下,而是他手下的数万精锐将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