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逍遥侯 > 第380章 议储

第380章 议储(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等柴荣不咸不淡的说罢场面话之后,范质这个首相,照例率先出班,朗声奏报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日出东方,江淮之地。竟有祥瑞……”

因殿中侍御史在侧,群臣不敢交头接耳,不过,气氛却也变得异常诡异。

李中易根本就不信祥瑞那一套谶讳之说。他微微眯起两眼,仔细听范质的胡诌。

到最后,李中易终于弄明白了。范质所谓的祥瑞,不过是一头基因变异的纯白色老虎罢了。

朝廷所掌握武力的严重衰败,导致各地门阀生出异心,群雄并起,从而葬送了来之不易的大隋江山。

可是,杨广主持修通的大运河,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直到满清中后期,大运河都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抽南方经济之活水,补北方资源不足的巨大作用。

大一统,除了中央暴力的强大之外,更重要的是,经济上不能让地方诸侯坐大,这就必须要抽地方的血。

尤其是在北宋深度开发了江南之地后,江浙等富庶之地的税赋,一直都很重,直到红朝时期,也是如此。

李中易在队列中站稳之后,视线的余光告诉他,身后有许多人正盯着他的后背。

嘿嘿,没办法,人比人气死人,李中易如此的年轻,就已身居高位,遭人羡慕嫉妒恨,乃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这年月,柴荣说李中易行,李中易即使不行也行。

更何况,李中易东征高丽,立下赫赫的灭国之功;西伐党项,打残了拓拔家的割据势力,使大周帝国获得了战马来源地。

另外,李家和皇家共同经营的皇商事业——逍遥津集市,已经成了整个大周帝国,最大的财源之一。

李中易实权虽大,资历却很浅。所以,他稳稳当当的站在队列之中。手捧白玉制成的象芴板,默默的站在人群之中。

“陛下驾到。”伴随着内侍尖厉怪异的高唱声。柴荣含笑出现在了殿内,他缓缓的登上高阶,坐于龙案之后。

“臣等恭请陛下圣安,吾皇……”

按照周制,政事堂的相公以及枢密院的枢使们,即使在公开场合拜见皇帝,都只需要深揖行礼,以示优遇重臣之意。

政出都堂,以显宰相之威。李中易虽是二品大员。却需一揖到地,待遇方面比相公们,差距不小。

毫不夸张的说,虽然商税提高到了十五抽一的水准,可是,由于逍遥津商品批发市场的巨大集散作用,商家,尤其是走水运的商家们,非但没有亏本,反而比以前赚得更多。

大周和北宋都选择定都开封,除了政治角力的因素之外,其实,也和开封城水运异常之方便发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汴河通黄河,大运河又是连接着江淮和黄河流域的经济纽带,水路运输不仅载货量大,而且方便快捷,比之需要耗费无数人力畜力的陆路运输,成本低得太多。

由于是唐修隋史,正史上的隋炀帝杨广,被唐朝的皇帝抹得一团漆黑,否则的话,怎么反证唐代隋的伟大光荣正确呢?

除了好大喜功之外,杨广最主要的错误,就是在征高丽的时候,将三十多万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的精锐府兵,丧失殆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