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逍遥侯 > 第907章 友尽之时

第907章 友尽之时(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家治下的麟州,几乎每年都有战乱,经济民生始终无法安定下来。可谓是,越打越穷,越打逃民越多,杨家的实力不如折家,其实是再正常也不过的事儿。

杨家人毕竟面子薄,既然舍弃了的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干脆和郭怀来了个相见不如不见。

以至于,直到郭怀登上麟州城头,也没遇见过一个杨家人。郭怀心说,这样也好,免了相见时的尴尬。

要知道,为了抗击契丹人,杨家的男人们前赴后继,悍不畏死的血拼精神,正是李中易所需要的。

所以,李中易得知杨家人开了点窍之后,慷慨的大笔一挥,将河套最肥沃的膏腴之地——胜州,赏给了杨家人,作为杨家崭新的百年基业。

胜州之地,五倍于麟州,不仅适合养牛马,而且,良田肥沃,亩产颇多。

当然了,由于和契丹人隔河相望,胜州固然地广,人口却只是略多于麟州一点而已,算是李中易提前预留的羁縻之策。

折、杨两家本是世代结盟,只是,折家既然想从李中易身上捞取更大的好处,那么,李中易自然不可能坐视折、杨联盟持续的坐大。

火山王杨家,毕竟是百年的军事世家,搞经济他们不行,练兵打仗倒的确是有好几把刷子。

当郭怀带着五千汉军骑兵,以及五千党项骑兵,赶到麟州城外的时候,杨家人早就撤得一干二净。

一路上,郭怀故意放慢了行军速度,目的就是不想刺激到了杨家人,以为他们是来摘桃子的。

实际上,杨家主动提出让出麟州之后,郭怀一直很犹豫,他并不想破坏掉晋阳西部地区的脆弱军事平衡。

只是,李中易得知消息后,当即作出了决断:以胜州千里肥沃之地,换取杨家贫瘠的麟州,绝对不能亏待了老实人。

权力制衡,分而治之,一直是李中易治军的基本原则。无论是羽林四卫,还是军阀藩镇,都不可能让某一个人说了算。

等到统一中原之后,如折老太公所料,李中易必然会削藩,加强朝廷集权。

麟州杨家放弃了祖宗基业,虽然有被形势所迫的成分,归根到底,还是杨家人比较老实。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一直是李中易用人的基本看法,所以,杨家获得了地盘大得多的胜州。

胜州虽然是在抵抗契丹人的最前线,毕竟隔着大河,反而比陆上与晋阳刘汉接壤的麟州安全得多。

郭怀肯定不清楚,历史上的杨家人,其实都是脑子里少了根弦的,严重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杀将。

和府州折家人相比,麟州杨家人的政治智慧,几乎为负数。杨家人仗着一股子血勇之气,又有府州折家的刻意交好,这才立足于麟州,成了一方军阀。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李中易的横空出世,再过个二十多年,杨家便会在赵老三的“英明”指挥下,变成寡妇之家,家中男儿几乎死绝,家道从此滑落了下去。

与之相反的是,折家人一直傲然立于西军的潮头之巅。哪怕是北宋灭亡了,衣冠南渡的南宋时期,折家军始终都有一席之地,这是何等的家学渊源以及生存智慧?

赵老三不懂得珍惜真正的忠勇将门世家,李中易这个铜臭子,却极为看重杨家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