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陛下因何造反 > 第623章 朱由检很生气

第623章 朱由检很生气(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足足用了三个月,方才把货物全部出手。但也不能空船回去啊,便又在长崎停留了一段时间,用来购买倭国的货物。

倭国实在没什么好东西,除了扇子和武士刀外没有太多东西能拿出手,茅良哲便下令,购买赤铜、精铁,硝石硫磺等物,有多少买多少。除了这些,还买了很多百年树木,拉回大明将来造船。甚至茅良哲还下令高价购买粮食。

倭国本就人口多田地少,粮食根本就不富裕,倭国平民平日里根本就吃不上饱饭。而即便这样,为了赚到钱,还是有好多倭国藩主选择把粮食卖掉。经这样一折腾,来年还不知道有多少倭国贫民会饿死。

至于广东浙江的地方水师,战斗力孱弱,和福建水师根本无法相比。

控制了整个大明海域,自然也控制了整个海贸。不管是广东福建还是浙江的海商,要想出海贸易必须得经过皇家海贸商行的同意,否则便是非法,若是被查到,便会面临没收海船及一切货物并罚以重金的惩罚。

而海船出海,会根据其装载货物收一定银两准许银。少则千两,多着三四千两银子。

光靠收保护费,皇家海贸商行每年也能赚取上百万银两。

但收保护费自然没有亲自做生意赚钱,毕竟把一船货物卖到倭国,随便便能赚到一两万两银子。拥有大量的海船,又控制着倭国航线,茅良哲郑芝龙自然不会放过大赚银子的机会。

不过这并不是说袁可立是坏人,或者心怀叵测,站在他的立场上,自然希望皇帝交出皇家所属产业,这样国库的收入会更多,会有更多银两办事。袁可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大明,为了天下百姓,但就是没有为自己这个皇帝去想,这让朱由检有些不爽。

罢了罢了,若非袁可立是这样的人,自己也绝不会重用与他。大臣们为朝廷为百姓考虑是应当的,也不能就说是不忠。朱由检自己开解着自己。

让袁可立这样一闹,手中抄家得来的银两没了,朱由检突然发现自己又没了钱,不由得有些心慌。

虽然以后各种开支都不用再烦自己,但没钱的感觉就是不爽,总觉得少点什么。

仔细想去,现在能指望的就只有海贸银子了。

在茅良哲的运营下,皇家海贸商行在泉州、福州、杭州甚至苏州等地,开设了二十多个商社,专门负责收购各种海贸货物。

而现在,从事海贸的士绅都被打服,在福建水师的强大威慑下,没人敢和皇家海贸商行正面对抗,故去年收购货物非常的顺利,足足收购了五十艘海船的货物,其中光生丝便收了五千担之多,其他货物更是数不胜数,几乎霸占了倭国贸易的五分之四份额。当然,对皇家海贸商行这种霸道行为,各省从事海贸的士绅也非常愤怒,明面上不敢反抗,便暗地里使坏。

比如好些福建和广东的士绅联合了起来,暗中支援江西的反贼,试图在大明内部掀起内乱,进而推翻崇祯皇帝的统治。这才有了朱由崧被推为监国,才有了袁崇焕率领二十万大军顺江而下攻打南京。

因为收购货物太多,去倭国的时间便有些晚,到了初秋时才到倭国长崎。

然后整个秋冬两季,都在出货。如此庞大货物,全部出手需要一定时间。而且为了卖出高价,即便有倭商来大量采购也不行,必须一点点出货,做出没有多少货物的样子,这样才能卖出高价。

眼下已经到了二月,按说去倭国的海贸船队也该回来了。不知道这次又能为朕赚到多少银子?

此刻,朱由检惦记的海贸船队,正借着北风,行驶在浩瀚无际的大洋上。

去年夏季,趁着东南风起,茅良哲和郑芝龙再一次带着海贸船队出发前往倭国。

而这一次的船队规模空前的大,足足有五十艘三桅大船,载满了各种物品。

因为在过去的几年,福建水师彻底扑灭了东南沿海的海盗,李魁奇被杀,刘香远遁南洋,整个大明海域再无大股海盗。而在强大的福建水师威慑下,便是荷兰红毛鬼船队也不敢在大明海域抢劫大明海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