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010章 志壮情豪做校书

第010章 志壮情豪做校书(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李宁小神童之名越传越响,连皇帝李适都听说了,还特意褒奖了一番。

恰巧这年冬天,刘禹锡成功考中了吏部的博学宏词科。

前世李宁曾看到过著名教授王勋成的一篇《刘禹锡登博学宏词科考辩》,其中详细考证了刘禹锡是在在贞元十年,中的贞元十一年的博学宏词科。

刘禹锡曾在自传《子刘子自传》中写道“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其中“一幸而中试”指的是他考进士一次就考中了,并不是大家所以为的一年内连中进士科和博学宏词两科。某度百科在这一方面的记载有误的,刘禹锡更没有吏部拔萃科,集三科于一身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的。

刘禹锡自言是中山靖王之后,没错,就是和刘备所说一样,他们是同一个祖先。中山靖王刘胜喜好酒色,生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后世他的墓中还惊现中国历史上一个性用具。况且时隔近千年,恐怕河北小半刘氏之人都可自说是中山靖王之后了。

花落知多少。

第四日,李宁背诵的是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刘禹锡这种硬朝脸上贴金的烂操作也是和刘备一样迫不得已的,谁让他没什么强大背景呢。不过,人家才华惊世,冠绝当时,作诗无人能敌。

太子李诵记得刘禹锡作诗甚是厉害,又是亲近的年轻俊才。于是他便给吏部抱缺,说自己身边缺个善于作诗之校书。

经吏部官员一番运作后,刘禹锡成功的得到了太子校书的官职。

李宁虽是只是背了很多诗,但也存了或许能影响太子李诵的小心思。果然,正如历史上发生的那样,贞元十一年,刘禹锡做了太子校书,带到了太子李诵的身边。

低头思故乡。

第五日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六日是贺知章的《咏柳》、第七日是张继的《枫桥夜泊》、第八日《渭城曲》、第九日《凉州词》、第十日《出塞》······

李宁每日给太子妃请安时都能背诵一首新诗,引得东宫众人啧啧称奇。

这年内李宁天天背诗,从五言到七言、从绝句到律师、从短歌到乐府,李宁日日不息、月月不断。

到了年末时,李宁正好已经会学会了三百首唐诗,他笑着对众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