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071章 赤地炎都寸草无

第071章 赤地炎都寸草无(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泪落三篇古尚书。

这年夏天确实酷热难耐,旱情极其严重。关中大地的庄稼旱死,无人相救。

京兆尹李实出身皇族,是唐高祖李渊的十六子道王李元庆四世孙,比皇帝李适还大两辈。他曾跟随唐太宗五世孙嗣曹王李皋为官,先后任江西府判官、蕲州刺史。

李皋死后,李实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行军司马。他因克扣军费,惹怒将士,连夜用绳索出城,逃回京师。

皇帝李适非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十分恩宠李实,将他升为司农卿,检校刑部尚书。李实因为去年丰收立下功劳,再次擢升京兆尹。

不知是不是老天故意打击皇帝李适,自从他在马璘山池赐宴群臣,与民同乐后,数月来滴雨未下。

京兆尹韦夏卿去年立下丰收大功,都被撤了职,贬成太子宾客。同时立下大功的李实接任京兆尹,强力镇压盗匪,抑制粮价,连四门博士韩愈都很看好他,全力讨好。

王式这才慢慢道:“家父路遇京兆尹,李实不肯下车避让。家父仅呵责几句就被其诬告欺压官吏,现已贬出京师。”

李宁听后道:“京兆尹确实过分,你父也不应呵责,此事我来想法。”

谁知王式听了李宁的话两个红肿的眼睛瞪得很大,不可思议地气道:“不劳公子费心。”说完就大步走了。

李宁愣在原地不知哪里得罪了王式,自己还想好心帮他一把呢。李宁带着疑问去集贤殿上学了。

在集贤殿内,李宁将此事告诉了李珩的二兄李璋,询问何故。

不过,这只是李实新官上任做得表面罢了。到七月份时仍未下一滴雨,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

官员马异此时写了一篇《贞元旱岁》一诗,记录了当时的惨状,诗曰:

赤地炎都寸草无,

百川水沸煮虫鱼,

定应燋烂无人救,

李璋告诉李宁:“正三品以下官员,路遇御史,需下车回避。王式之父并无过错。”

李宁这才明白。原来言官御史的地位这么高。他原来以为宋朝时言官地位才水涨船高。

毕竟宋朝重文轻武,刑不上大夫,罪不及言官。李宁真没想到,唐朝时御史言官的地位就已经很大了。

御史是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虽然官阶不高,但可以上书弹劾官员,是清贵要职。

王式的父亲王播是从六品的侍御史,从三品的京兆尹李实确实要避让于他。两人的轿子相遇,李实仗着皇帝李适的宠信坚决不让,王播的呵责一点错也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