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18章 翠屏山见陆敬舆

第118章 翠屏山见陆敬舆(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符载在李巽帐下任职满三年后,又去了隔壁鄂岳观察使郑伸幕府中当参谋。二年后的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他又去了新任湖南观察使杨凭麾下当幕僚。

唐朝节度使和观察使有权招募下属幕僚,幕僚通常是些守选进士或名人高士。

正规幕僚是由节度使或观察使向朝廷推荐,授予奉礼郎,担任掌书记。当然私人幕僚,朝廷虽认可,却不授奉礼郎。

符载因为没有高中进士,所以不能参与铨选,他只好先后成了郑伸、杜佑、杨凭的私人幕僚。

私人幕僚只是挂名,可不在任地一直当差,所以符载才得以在庐山隐居。不过,去年他去蜀地上书韦皋《上西川韦令公书》,得到赏识,被授予节度支使一职。

赵昌只带了百名军士赴任,剩下的神策军都被安排协理灾民事宜,所以他直到四月十一日这天才到达鄂州。

和赵昌一同前往湖南的还有庐山隐士符载。符载乃西川武都人,代宗大历年间,他为避蜀乱与蜀人杨衡、王简言、李元象同隐青城山,建中年间又一同归隐庐山。

“山中四友”最初是指他们四人。王简言早卒,庐山名士李渤便成了“山中四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李元象名叫李群,字元象。李宁来庐山时已经亡故数年。而元朝辛文房所著《唐才子传》误把李群当成崔群。

崔群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出身顶级豪门清河崔氏。贞元八年(792年),他年仅二十岁便高中进士,和韩愈、欧阳詹同为陆贽门生,自然不会隐居庐山。

符载是四川人,如今在故乡得官,所以才在今年春天回到江西庐山来接他亲族,并便卖此地家产。

不过,符载妻儿尚在湖南,他也要去向湖南观察使杨凭辞职。所以他便在岳州与李宁分开,跟着赵昌去了潭州。

而明朝胡震亨所著《唐音癸签·谈丛》中,将李渤删去,另增宋济,此乃后话。宋济确实是唐朝德宗时期人,在众多名人隐居庐山后,也来此隐居。

庐山汇集佛道儒三教众多名人,享誉天下。这些人虽都是隐居于此,但名声越来越大。

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李巽从湖南观察使调任江西观察使。符载被李巽推荐,授为奉礼郎。

不得不提,李巽是贞元十三年调任江西观察使,而非《新唐书》所载贞元五年。

《旧唐书》中记载李巽“出为湖南观察使,锐于为理。五年,改江西观察使。”其中“五年”是指李巽在湖南观察使任上,为期五年,并非是欧阳修等人以为的贞元五年。(某度百科也有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