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第948章 1037黄金储备

第948章 1037黄金储备(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现在张居正把皮球提给自己,那自己当然要接住。

未来的国际货币储备主要的高流通的一些国家货币和黄金,可没有见到哪国大肆存储白银的。

虽然好似对岸的美国曾经将白银做为货币储备,但是时间短,主要还是因为受到银矿主游说的结果。

当时白银价格长期地位徘徊,导致这些矿主利益受损。

于是,一度被忽视的白银就被他们作为黄金储备的补充,成功游说政府将其纳入储备中。

此事,还直接导致三十年代中国的银本位制度崩盘,国内也只能开始发行法币,开启了混乱的货币时代。

这,就不得不让他深思其中利弊。

要知道,现在大明还是受制于钱币问题,一直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现在官府铸造的好钱,多被地方豪强私下收走,制作劣钱,民间钱币流通本就存在严重隐患。

实际上,这也是大明立国之初就存在的问题。

看到宋元旧事,朱元璋在意识到大明铜料不足切铸币成本高昂后,选择放弃铸钱,而是改发宝钞,禁止民间金银流通。

那时候的旧中国,不仅铜钱还在流通,银元、法币、金圆券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搞的乌烟瘴气。

想到这里,魏广德自然认识到白银可以作为流通货币,但朝廷的主要储备是不能用白银的,而且也必须是黄金。

可是,现在明廷的户部,却仅有数百两黄金的储备,这显然不行。

而且,结合之前张居正在内阁商议过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之事,行一条鞭法,银本位就必须确定,这才方便地方上统一收税。

自己考虑的大明货币改革,貌似可以提上日程了。

宝钞确实起到一些作用,不过朱元璋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也让大明宝钞走上了宋元纸币的老路,不仅没有为百姓带来交易的便利,反而成为官府掠夺民间财富的手段。

宝钞彻底崩盘,民间重新使用金银和铜钱作为主要的交易手段。

魏广德老早就在考虑改良大明的钱币制度,有了宝钞的前车之鉴,此事当然任重道远。

早先,魏广德还在想是不是利用海外大量涌入的白银作为主要货币,因此他预见到未来大明会出现的金少银多想象,而让家族储备更多的黄金而不是白银作为应对手段。

可是今天在他看到倭国一比十的黄金都被夷人大肆收购后,他才后知后觉发现西洋诸国的金价只怕比这个比值更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