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第387章 386服软?

第387章 386服软?(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承天府那个地方,肯定是不能再做为新王的就藩之地,在其境内的德安府就成了最佳的亲王府邸选址之地。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很顺利,严嵩和景王一系似乎放弃了抵抗般,并没有选择从中作梗,阻挠相关工作。

魏广德对此,虽然有些好奇,可也有一些猜测。

他可不会像高拱等人在知道消息后,因为严家已经服软,他想的更多一些。

不过不管他怎么考虑,也没有想到严世番此时想到的,恰恰就是安陆州那个地方,风水看样子有点问题。

实际上在见了黄光升的当晚,他就收到了黄府派人送来的条子,知道黄光升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托,只不过魏广德没有马上派人去大同,给俞大猷送信。

毕竟,这事儿的关键不在黄光升,而是在皇帝的态度,即便严嵩阻挠,可只要皇帝决心启用俞大猷,严嵩也是毫无办法的。

以前,或许官员们还担心来自严嵩的压力,害怕事后遭到报复,可是现在的情况下,无疑胆子就壮了不少。

打压,又能持续多长时间?

短时间遭到严嵩的报复,打压,等些年裕王上台,这段遭遇就会成为自己晋升的台阶。

当然不是。

安陆迎来了第四位藩王,这就是寿王朱祐榰,他是明宪宗第九子,弘治十一年赴四川保宁府就藩。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太远了,要求改封到内地,于是明武宗朱厚照上台后,同意九叔朱祐榰内迁,新选择的封地也是在安陆境内,只不过叫德安府。

嘉靖二十四年寿王朱祐榰去世,享年64岁,因为没有儿子,寿藩被封除。

按照吴山和高耀的打算,那就是借用寿王府的地盘,稍加修整即可,再不济就近修建新的王府,缺什么直接从废弃的寿王府运过去,也会节约不少花销。

虽然不知道俞大猷和裕王府是否有关系,可是严嵩和裕王府就是对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自己和严嵩为敌,自然就是裕王府的朋友。

兵部的公文送进了内阁,魏广德就等着内阁里的消息了。

很快,魏广德就得到了来自内阁的消息。

和他想的有些差异,这次严嵩一反常态的并没有反对,收到兵部奏疏的第二天就进行了票拟,并没有如同当初大同叙功时,连续驳回兵部请功文书。

一起被送进西苑的奏疏,还有内阁会同礼部、户部提请新建王府选址湖广德安府的奏疏。

要知道,藩王就藩的费用可是不菲,户部除了要支出新建王府的花销外,藩王就藩一路上的开销可都是由户部供给,这笔费用要一直持续到藩王达到王府才结束。

这一路上藩王出行的仪仗,随行人员的吃住,都不是一笔小数字,足够捉襟见肘的户部头疼的了,自然是能省就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赏赐的土地,只要不会触及周边士绅大族,地方上的抵触就会少许多,相关的工作推行也快。

这个时期,只要能早早的把景王送出京城,在吴山和高耀等人看来,都还是值得的。

两日后,魏广德就听说了,湖贵川总督黄光升在兵部选将中提出调俞大猷提调贵州西路参将一职的要求,兵部并没有当即反对,只是表示会向嘉靖皇帝上书,等待皇帝的意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