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第458章 457副总兵

第458章 457副总兵(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临近年底,百官更关心的还是俸禄和岁赐,事关各家能否过一个肥年。

朝廷在严嵩等内阁阁臣的领导下平稳运行,到了年前最后几日,嘉靖皇帝依旧下旨,正旦大朝会皇帝不御殿。

对于这道旨意,不管是朝廷里还是裕王府诸人都是见怪不怪。

这日,魏广德从裕王府回家,就从张吉手中接到一封来自蓟镇的书信。

“董一元?”

印制《永乐大典》不现实,可若是让人抄录,虽然所费也不会少,光是纸墨的开销也不会小,还有最后的装订等工作,也需要大量人手,但是相对陈矩那个不靠谱的印刷可就便宜多了。

他喜欢《永乐大典》这部书,甚至想过要在自己死后,放入陵墓中陪葬,可若是宫中仅有一套,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

实际上,修炼了几十年,虽然黄锦、严嵩有事没事凑趣都说他是“活神仙”,可是嘉靖皇帝岂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修炼是否有成,他自己心里清楚的很。

印书旷日持久,投入过大不可取,抄书的功夫也不会短,即便真的投入大量的人力在其中,也是破费时间的。

“好了,此事就此打住,容朕好好思量一番。”

《永乐大典》书籍实在太过广博浩瀚,多找些人参与进来,也能更快的完成抄录工作。”

陈矩闻言眨眨眼,抄一部书,那不是还是只能珍藏在内廷?

其实像他们这样的太监,早年都是有过内书房经历的,自然知道书籍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书籍不能广为传播,还有什么用?

民间倒是有穷秀才会帮人抄书,可他们抄书的目的赚钱仅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为了练字。

参加科举考试,对写字的要求颇高,许多穷苦的读书人无钱购置笔墨,就往往会在书坊找一份抄书的活计。

虽然话这么说,嘉靖皇帝在心里其实还是打定主意,有时间叫严嵩、徐阶他们过来议议,看看朝廷里对此是什么看法。

嘉靖皇帝要重刻前礼部尚书胡濙所进卫生易简方书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朝野,对此朝堂上也是众说纷纭。

其实,嘉靖皇帝在位这些年,下旨刻书不再少数,可是那些书多是道家典籍,而这次却是医药书籍。

有人自然联想到皇帝此前病重的缘故,所以认为或许于此有关,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刻印医药书籍还不如刻印圣人之言好,纯属浪费。

不过不管怎么说,朝堂上反对的话却是一句没有。

通过抄书赚取笔墨费用,顺便还能赚点零花,最重要的是练字。

不过现在说话的是高忠,是他干爹,虽然陈矩觉得抄录一部《永乐大典》其实除了多一道保险外,并无太大实际作用,也人微言轻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内书房、翰林院、国子监”

嘉靖皇帝嘴里喃喃道。

是的,他心动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