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第474章 473木匠尚书

第474章 473木匠尚书(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很难想象,让一个人既要负责部务,还要奔走各地视察工作,以大明的交通条件,根本不具备这种可能。

自己想要修的东西还多,以后还要用这些人。

嘉靖皇帝素以刻薄寡恩而著称,而且极度自私自利,这些就是外朝官员给他的评价,他可不在意这些。

不过对于他看中的人才,都敢于破格用人,这才给了徐杲这一难得的机遇。

西苑里发生的一幕,很快就传到宫外,被朝臣们所得知。

一开始,这些经过科举,一步步考上来的进士听闻,有个工部的大匠,居然凭借着奇淫技巧得了嘉靖皇帝的赏识而平步青云,居然直接被授予工部尚书衔,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心态。

“陛下,老臣失言,经陛下出言提醒,老臣不反对徐杲出任工部尚书之职,但是加太子太保衔,先朝未有之事,请陛下明鉴。”

想到此处,徐阶急忙发声道。

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统称为“三师”,但是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和近臣。

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此外还有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他们也就是所谓的“三公三孤”。

嘉靖皇帝此时一思索,想起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那就是炸裂,纷纷叫嚷着要上奏疏弹劾,要把嘉靖皇帝骂一顿。

不管是不是为了骗一顿廷杖,反正吵吵着要闹的官员那是真不少。

不过很快,他们在周遭一些反应快的官员耐心的讲解下,也逐渐反应过来,似乎自己刚才有些失态了。

要是明朝官制,但说六部,一尚书二侍郎的制度貌似是通例,其实也不尽然。

实际上在数年前,工部就是有两位尚书并立的,分别是欧阳必进和雷礼,只不过那时候掌部事的是欧阳必进,也就是正牌尚书,而雷礼挂着工部尚书衔,却奔走在工部个大小工地,视察、指导工作,这就是差遣。

虽然匠人也上过六部九卿,可好像真没有加三公三孤的。

想想刚才,好像自己也是说顺嘴了,想着既然升了工部尚书,顺便就给个太保,倒是忘记这茬。

从匠人升到尚书,也是骤登高位,破格超级提拔了,嘉靖皇帝也就歇了争辩的心思。

微微点头,想想刚才自己的想法,继续说道:“大匠徐杲升工部尚书,荫一子百户;侍郎刘伯跃、朱衡各升俸一级,衡荫一子入监读书;通政司参议刘畿、苟頴升太仆寺少卿;尚宝司司丞徐璠升太常寺少卿.”

嘉靖皇帝不想坏了大家的心情,看着雷礼身后还有一大票人都期待的看着这里,等待着自己给他们封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