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第682章 781首提摊丁入亩

第682章 781首提摊丁入亩(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隆庆皇帝终于还是点头,不过接着就补充道:“江西事可以下旨,但不下明旨。”

好吧,隆庆皇帝依旧觉得这么快就推翻刚定的政策,身为皇帝的他有些觉得脸上难堪。

想想为什么会出现崇祯二十三年的黄册,就知道原因了。

从建国到亡国,大明几乎就是一成不变,从青壮走向衰亡,必须佩服朱元璋,设计的制度居然能延续近三百年国祚,也实属不易。

“按你说的,就算是在江南施行后,再推行到北方,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问题。”

隆庆皇帝不傻,魏广德又说的深入浅出,自然一下子就明白了。

“江南推行,主要目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摊丁入亩的方式,北方借鉴,以此完善出一套适合南北的征税方法,并不是要把江南的方式直接套用到北方。

农民自然不愿意耽误时间做这些事儿,现在好了,可以节省出时间继续忙地里的事儿,官府包原了接下来的活计,多花钱也是应该的。

而北方,农闲时间则较多,官府推行此法,若分摊不均,农民自然不甘,由此极易引发民变。

说白了,这就是地域差别引发的问题。

南方田地产出多,而北方则少,大明税制原则上都是统一的,当然个别地方因为朱元璋的缘故,较周围重一些。

但抛开特殊情况不谈,税率其实一样,这就导致南方农户在承担相同赋役后还能勉强够活,而北方农户则生活困窘。

户部考虑,江西的试点至少两年,完善后再继续在南方推广,然后再说北方的事儿,届时吏部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魏广德的话已经说得比较明白,江南在执行此政策表现出众的官员,应该就会被调到北方继续进行这个工作,相应自然要给予升迁。

他们在南方经历了一条鞭法的完善工作,自然知道该如何找到解决办法。

调有经验的官员参与北方税法推动,当然比地方官员拍脑壳搞出来的税法要合理的多。

“行,既然内阁和户部都觉得可行,那你们就继续做这个事儿,朕不反对你们试行此法。”

明末,因为摊牌农税被定为南北一样,导致北方农民因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纷纷起兵造反,而南方则相对安定,就是这个道理。

这次,魏广德就着重把南北土地产出差异告诉隆庆皇帝,让他心里有个底。

虽然明朝的皇帝现在还保留着春耕祭祀的仪式,可对于土地属实没什么概念,只以为土地一样,最多就是平地和坡地会有些许不同,却没有意识到南北土地产出差异巨大这个细节。

不过应该承认,当初朱元璋划分天下府县,以此定下来的税额其实是科学的。

虽然现在有些跟不上时代进步,可并不能否掉他思路是正确的,只不过是明廷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修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