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灵山 > 213回、泠泠习习来何处,飘落云行自谁家

213回、泠泠习习来何处,飘落云行自谁家(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女儿满月这一天。刘洪与殷小姐去行愿庵烧香许愿,时间已经过去快一年风声早淡,再说这个地方没人认识殷小姐,行愿庵离家也不远,他们也就放松了警惕。就是这一天出的事,殷小姐在行愿庵被住持认了出来。

这个尼姑法号清远,原先在同州城中的一家庵堂中修行,殷小姐随母亲进香时见过她多次。如今来到了此地为行愿庵住持。殷小姐一见到清远师太就花容失色。抱着女儿私下哀求,并许以重金。希望她不要声张出去。

回家的路上刘洪问殷小姐在后堂与师太都说了什么?殷小姐道:“祸事临头了,郎君快准备一笔钱给行愿庵送去。”刘洪大吃一惊,一边紧急商量对策,回到家就开始收拾贵重细软。然而还没等他出门,当地的衙役就已经找上门来,清远师太报了官。

清远师太为什么不拿刘家重金而报官?可能是维护自己心目中在当时年代地正义,也可能是害怕事情败露把自己也牵连进去,还可能是想拿一份“安全”的赏钱——殷家与褚家也出了悬赏,这些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刘洪被捕了。

后来的事情还有另一点转折,刘洪在公堂上并没有把他与殷小姐的私情供出去,他招供的内容就是自己劫走了殷小姐,劫财也劫色。而清远师太地证词也没有提及殷小姐私下央求不要声张之事,只是说在行愿庵认出了殷小姐。

以上是公开流传的说法,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之处,但真人真事有据可查,同州府也有追缉与问案地公文记录,细节上虽有些出入,而事情经过大致如此,除了一些附会添加的传说。

但是星云师太在苦海劫中的经历,却了解到自己真正的身世,虽然是一样的经过,但内情大不相同。苦海中能见前世种种,也能唤醒此世有生以来的一切见闻。当年殷小姐确实去了一家叫行愿庵的寺庙烧香还愿,不是百日,而是在褚云行满月的这一天。

她对刘洪是这么说地:“郎君,我们做下今日之事是迫不得已。我母姓佛,我也自幼信佛,等孩子满月的那一天,我们带着她去行愿庵烧香许愿,求观自在菩萨慈悲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安,更不要因为你我的罪孽将来让女儿遭遇不幸。”

殷小姐说这番话的时候就抱着女儿,历苦海的星云师太当然也听见了,还有一些事她没有亲身经历,但根据所见所闻略一推演,事情的真实经过已如明镜一般。

刘洪是殷府对面一家杂货铺兼绸缎庄掌柜的儿子。殷府内宅中买的东西,诸如衣料阵线、胭脂水粉之类,都是刘家店铺送货。刘洪小时候就经常出入殷府送东西,很早就结识了殷家小姐,算是两小无猜地交情。

招供中还有一点与事实不符,那就是褚云行的出生时期,当时她刚刚满月,刘洪却说已经百日,那就意味着殷小姐被劫时已有身孕。其实褚云行什么时候出生不难查证,但没有人去查证,刘洪一招供就立刻定案了。

这样一来,殷小姐仅仅是受害者,殷、褚两家也保住了起码的颜面,而且恶人已伏法,是最理想的结局。

应该说刘洪这个人很聪明,也敢作敢为,他招供地就是官府想问的。当地官府也想不审出他与温小姐有私情一类的事情,那样就成了是殷、褚两家的丑闻,想遮掩还来不及。

刘洪在被捕前短短时间内,还交代了殷小姐几句话,大意是:“万一被缉拿,我已罪不可免,只希望能保全你与女儿,若有人问起,你就这么说……”

殷小姐长大后也经常到刘家店铺卖东西,喜欢到店铺后面地内堂中,把各色货物摆出来慢慢挑。这时刘洪已经成了掌柜,每次殷小姐上门。他都尽量对外歇业只让她专心挑选货物,宛如现代名品店的闭店贵宾服务。这些都是幌子,其实是殷小姐与刘洪有私情。

刘家还算有钱,却没有太高地社会地位,配不上殷家小姐,殷小姐的祖父可是已故大唐开国功臣陈国公殷峤。但殷小姐偏偏喜欢刘洪,暗定终身,并嘱咐刘洪设法谋一功名出身。好到殷府提亲。这只是她一厢情愿而已,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殷家将女儿许配给了新近丧妻的褚遂良,恰在褚遂良奉旨还京官复原职之前。这种巧合也不知其中还有什么内情。这样的婚姻殷小姐是抗拒不了的,只得嫁给了褚遂良。

殷小姐成亲之后,刘洪就卖掉了店铺遣散了伙计,据说是回邻县老家去了。不久后褚遂良先回京。殷小姐在进京地路上遭遇强人不知所踪。不用说,强人就是刘洪领着一伙人扮的,他用这样的方式抢回了心爱之人。

殷小姐根本就没反抗,自己愿意跟刘洪过日子,官府并不清楚这回事,殷小姐到了刘洪的老家一直深居简出,这案子当然很难追查。大约十个月后殷小姐生了一个女儿,就是褚云行——她是刘洪之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