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753章 百年之志

第753章 百年之志(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袁熙想尝试一下。

虽然不能跳出这个怪圈,但起码要让身后的人们,看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

并凉兵马这么能打,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其常年抵抗外族入侵,另一方面,他们脚下的地盘就是自己的,一旦丢失就要饿死,为此而战,才让他们爆发出了决死的勇气。

历朝历代南北兵士的差异便即如此,北方兵多遭外族侵袭,对这种的威胁感同身受,南方兵没有经历过被外族践踏家人性命,抢走赖以谋生土地的痛苦,自然抵抗意志不坚决,等当其认清真相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南明便是如此。

这是形式决定的,两者位置要是互换,可能情况就会完全反过来,就像荆州兵和淮阳兵虽然外战不行,但一旦有外人入侵家乡,便会爆发出不下于北方兵的抵抗意志,这便是切身利益所系的人性使然。

所以宋朝在剥夺了官员土地后,其抵抗意志便弱了很多,反正他们换个政权照样活得下去,为什么要守土卖命呢?

于是宋朝便出现了重重令人瞠目结舌的卖国操作,而相比之下,抵抗意志强的,大部分都是出身北方,在当地有土地的豪强将领。

“将来家族衰败,亦或改朝换代,我等后代重新变为平民,被新的士族欺压时,他的声音又能传达到哪里呢?”

诸葛亮至此,终于完全明白了袁熙的想法,他感觉身体有些战栗,“所以回到了使君一开始的问题。”

“士族为什么有那么多钱买官?”

“公子的意思,这是因为一开始的路就走错了,上位者要做的,就是摒除恶法,缩小所有人的贫富差距,自然也不会有恶果。”

“为此使君要从土地动手,挖断他们的根?”

这其实算是一种淳朴的故乡情节,并不完全是坏事,如同南方宗族一样,当一个人完全没有故乡情结的时候,那才是最可怕的,这表明他会根据好处利害的大小,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包括卖国。

于是靖康之耻时,金兵才能以远超现代化部队行军的速度,在敌方腹地一路狂泵两千余里没有迷路,长驱南下,并在打城受到重挫,毫无计可施的时候,恰巧汴京城门大开。

这种种巧合下的匪夷所思,其背后埋藏的隐情,极其引人深思。

袁熙是读过一些历史,他了解的越多,越明白一个人的渺小。

在时代和人性的浪潮前,即使身为天子,所能做的事情也极其有限,朝代更替的循环中,很多问题即使是后世也没有结果,有些事情似乎注定会陷入一个往复不变的怪圈。

袁熙连连点头,“便是如此。”

“但我纠结的便是,这个度实在不好把握。”

完全将士族从土地上剥离,固然会削弱其在当地特权和影响,这也是宋朝采用过的办法,其补偿之策,便是高薪俸禄。

但这样做的坏处,便是让宋朝的官员们,成了全员反贼。

汉唐的地主豪强虽然占有土地,当另一方面也有守土之责,把占有的土地看做自己当仁不让的私产,固然可能产生很多负面因素,但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是反抗最激烈,抵抗最坚决的群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