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摄政大明 > 第1049章.各方的表演(二).

第1049章.各方的表演(二).(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初德庆皇帝发现了“八王船行”的诸般罪行之后,虽然是龙颜大怒、暴跳如雷,但依然是强行压下了心中怒火,硬是**追究那些涉案藩王的罪责,足是隐忍了大半*的时间,一直等到藩王们勾结户部**篡改朝廷图册的事情曝光之后,才终于是伺机出手,就是因为这般缘故!

简而言之,德庆皇帝与朝廷中枢固然是想要严惩部分藩王、趁机减轻藩王们带给朝廷的负担,但藩王们明面上的罪行绝不能太过于严重,否则就会得不偿失、因小失大,引发更多的乱象!

这些事情,在太子朱和堉离京查案之前,不论是德庆皇帝还是赵俊臣,都已经明明白白的反复提点过他了,却没想到朱和堉依然是大动干戈、选择把所有事情全部公然揭开了!

看完了这份奏疏之后,赵俊臣的表情就像是御书房内所有人一般严肃凝重,但更多的则是心中疑惑。

按理说,太子朱和堉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成熟了不少,至少已经可以分辨清楚一件事情的轻重缓急了,就算是受到了有心人的鼓动与利用,也绝不应该犯出这样明显的**!他难道就不清楚,这般做法只会让德庆皇帝深感为难、愈发厌恶于他?他若是心中清楚后果的话,又为何还要一头撞上南墙?

就像是藩王们今天呈送给德庆皇帝的那些自辩奏疏一样,这份奏疏同样是直接呈送到德庆皇帝的面前,并**经过通政司的渠道,众位大臣也**事先看过,只知道太子朱和堉在这份奏疏之中同时弹劾了十余位藩王,还罗列了大量的翔实罪证,但所有人都**看过具体内容,他们所收到的大部分消息还是从洛阳方面传到京城的。

现如今,看过了这份奏疏的具体内容之后,众位重臣终于是明白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朱和堉这一次又闹出了很大动静,但依然是低估了朱和堉的决心与动作。

简而言之,太子玩过火了!

在这份奏疏之中,朱和堉不仅是弹劾了众位藩王暗中勾结朝廷**、私自篡改朝廷账册、强行吞并百姓田宅等等“轻罪”,甚至还弹劾了藩王们欺君罔上意图干涉朝政、暗中勾结大明境外势力**牟利、逾规越矩大不敬等等“重罪”!

......

......

赵俊臣与众位大臣鱼贯进入御书房之后,习惯性的偷偷抬眼、想要暗中观察德庆皇帝的面色神情。

然后,赵俊臣却是骇然发现,德庆皇帝的一双眼睛也正在紧紧盯着自己,面无表情、目光冷锐,还暗含着一丝探究与若有所思。

见到这一幕,赵俊臣顿时心中一惊,连忙是垂下眼帘、不敢再看。

但后面的那些罪行,按理说是绝不能搬到台面上的!

这些罪行太重了,必然会引发朝野各方动荡、损害皇室声望,甚至还会影响到德庆皇帝的史书评价。

首先,涉案人员的牵连范围太广了,德庆皇帝原本只想要针对部分藩王,但太子朱和堉的这份奏疏的弹劾范围却是直接覆盖了近半数宗室,还牵扯出了大量的朝廷**!这样一来,德庆皇帝与朝廷中枢想要妥善处理此事,所面临的阻力也会大幅增加!

其次,**一直都把藩王们视为“国本”之一,若是藩王们的罪行太过于严重,朝野官民们就会**——他们为何要供养这样一群蠹虫压迫自己?若是大明皇室之中尽是这样的蠹虫,又有何资格让天下供养?

最后,在德庆皇帝的统治之下,藩王们竟是这般的肆无忌惮、为所欲为,那是不是意味着德庆皇帝也有御下不严、威望缺失、纵容无视的责任?史书工笔又会如何评价这件事情?

出于心中直觉,赵俊臣认为,德庆皇帝这段时间的奇怪态度,恐怕还与自己有些关系。

德庆皇帝的锐利目光在赵俊臣身上停留了许久,一直等到众位大臣行礼问安之后,终于是转移了视线,缓缓说道:“众位爱卿就不必多礼了!朕今天召见你们,就是想要与你们讨论一下......太子他这次弹劾众位藩王乱政违法的事情!”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忍不住轻哼一声,从御案上捡起一本奏疏,递给了身边的大太监张德、示意张德把奏疏转交给众位大臣传阅。

众位阁老与六部尚书陆续看过了这份奏疏之后,一个个皆是表情凝重。

奏疏传到赵俊臣手里之后,赵俊臣展开一看,却发现这份奏疏正是太子朱和堉前些日子呈交给德庆皇帝的那份弹劾奏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