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曲尽星河 > 七十二节 魏博纷乱

七十二节 魏博纷乱(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步兵仍占据大量比例的靖康军队推进上去,走累了,松懈了,对面烟尘大作,东夏骑兵杀回来了。

一定是的。

狄阿鸟国内有好几个擅长搞外交的。

不能让高显人参战,如果他们参战,战争彻底失衡,本来一个东夏就够靖康头疼的了,还要趁他虚弱在背后捅一刀才夺回北平原,他们两个联手怎么了得?杨雪笙人还没到,就已经派人前往高显,自己一路向北的同时,让自己派去的使者去游说高显,问问东夏到底怎么哄他们的,究竟开了什么条件。

这个时候,渔阳河谷中的战争已经结束。

两天前交换俘虏只交换到将领。陶坎没有继续交换下去,也没有趁机掩杀成,人说哀兵必胜,掩杀过去就成了兵法上的大忌,更重要的是张铁头的死,让靖康军队手忙脚乱,蒙上了一层阴影。

陶坎只看到东夏军事上日益强大,而看不到支撑军队的背后政体,也许陶坎仍认为军事上的强大只是东夏王狄阿鸟不放松军事训练的结果,而杨雪笙看到的则是狄阿鸟通过剥夺草原贵族主宰族群百姓的特权,解放奴隶,作为一个尚武的草原国家,拥有了大陆上最为庞大数量的自由骑士,而东夏又区别于曾经的大小草原国家,以农耕和贸易弥补草原国家经济的薄弱,有条件铸造犀利的军械,并且供养一支长期训练的军队,这支军队仍以军府为名,但实际上不同于中原延续多年的府兵的制度,更加专精,更不要说军事思想上的进步带动的是一场军事变革。

要知道当年靖康面对大棉作战,军事思想上落后,军队要很久才能跟上,而今东夏开始了操典式,超越了中原的府兵耕战合一,靖康又要很久才能跟上。

历史上从没有这样的草原帝国。

草原帝国的强大,往往是自身厮杀统一之后,因为草原经济薄弱,内部没有了掠夺对象,被迫向外掠夺……虽然当时的强大君王能够整合出一支无往不胜的军队,能够以战养战,则猛然膨胀,不能以战养战之后,就会很快被消弱,强大的帝国要么宣泄进中原,要么昙花一现,狄阿鸟却不同,杨雪笙可以肯定,狄阿鸟即便丢了北平原之后,也会再觅一块适合耕种的土地来弥补,他需要这种方式以耕补牧,解决单纯牧养无法用于积蓄,难以面对天灾**瘟病的问题。这种国家模式从狄阿鸟的父亲身上就已经现出端倪,至今他父亲给朝廷的建议还在朝廷上有存档。如果他狄阿鸟不是缔造出一个政体怪诞的国家,给人一种长久不了的感觉和期待,东夏必将是无法战胜的,不过,这也给中原的士大夫一个思路,草原原来可以这样治理,一旦成功被靖康运送,等于解决了历代中原朝廷无法统治草原的问题。

快到大名府的时候,杨雪笙竟好运地遇到前往京城的红翎使者。

大将自刎于阵前,这是很毒的一个话题,军营中没有人不在谈论这件事。

谈论他的死就要谈论东夏的檄文,谈论东夏的檄文,就又要谈到了上谷惨案……谁对谁错,谁好谁坏,流言蜚语,蜚短流长,士卒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打仗了,甚至讨论起来,将领们屡禁不止。

看起来陶坎的数万大军仍占据着优势,但他却觉得自己顶不住了,急于求战。

他进兵,狄阿鸟就退。

这种退,一退数十里。

听到高显与东夏联手,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对东夏打破草原制度充满警惕,曾寄希望大小草原势力结盟相抗,将之灭亡,没想到狄阿鸟外交得当,近交而远攻,连纵连横,竟不急不躁,一个一个战胜对手,而今草原上已没有能够威胁到他生死存亡的势力。高显早已弱于东夏,而两国又关系复杂,正因为此,高显时刻面临被东夏灭国的危险。

两个国家有这样的关系。

这个时候,高显不捅他一刀已经开恩,怎么能帮着他反过来打靖康呢?

一定是被狄阿鸟的花言巧语给蒙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