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落难情缘 > 落难情缘 第197章 童稚见仁心

落难情缘 第197章 童稚见仁心(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卧龙腾跃,翱翔蓝空倾甘露,霓虹七色彩云飞;宝珠出世,光辉灿烂照九州,风韵千古泽后世。

李淳风白天登山寻龙,晚上在龙山脚下夏卢村的一个财主黄雷天家住宿。通过多天的登山寻龙观察,他发现:龙山苍龙窟,宛然摩尼珠;孕育百万年,毫光照大千。

这风水,这龙脉,分明是诞生帝王的地方;但是,这瑞气,这彩云,又是那样的安详,那样的柔和,丝毫没有帝王那种君临天下的霸气,这里的神韵,比王者更具风姿,比文曲星还要洒脱。

唐初行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撰的《戊寅元历》,这部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李淳风对之做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唐太宗派人考察,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

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专门之学,一般学者很难问津,而李淳风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时才二十多岁,这自然引起人们注意,也因此得到褒奖,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任职。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其才智。

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

李淳风因聪明绝顶、才智盖世而招来奸臣妒忌陷害,被逐出朝廷。

李淳风在一个月朗风清之夜夜观天象,忽然发现一道白色祥光从岭南方向直冲环宇,熠熠生辉,久久不散。

“老先生,如果不嫌寒舍简陋,请到里面喝茶。”李氏盛情邀请。

老先生进至屋内,刚坐到松木板凳上,李氏就递上新沏的山茶。

老先生呷了一口,觉得香醇甘洌,叫了一声:“好茶!”奔走了一整天的老先生敞怀畅饮起来。

李氏见这老先生气度不凡,便问:“先生从何而来,欲往何处?”

老人拈着长髯,唏嘘叹息:“在这山野之地,我也不怕将一切直白明言。老朽本是当朝国师……”

他既兴奋又困惑:因为,这一瑞象,是一种千载不遇,万年难逢的大吉祥预兆,预示着一位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即将坐胎临世。

李淳风再夜观天象,百思不得其解,心想:大唐正逢盛世,太宗皇帝李世民更是千古一帝,难道天地之间还酝酿着巨大的变数?他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化装成一个风水先生,悄然潜到岭南。

李淳风沿着当年达摩祖师到达中国的珠江口,溯江而上,到肇庆,顺着那条从西南方向奔腾而来的支流新兴江溯江而上。

新兴江中上游,一列大山纵横曲折,峰峦高耸,岩壁峻峭,蜿蜒三百余里,好像一条苍龙,卧在江边。因此,当地人都叫它龙山。

在状如龙头的山峰之下,犹如巨龙小心翼翼藏在腭下的宝珠,悄然存在着一座村庄。

原来,这位老先生姓李,名淳风,是大唐著名国师。

大唐国师李淳风,又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历算学家,岐州雍人,唐初曾任太史令,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和历史文化名人。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

李淳风其父李播,隋朝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李播“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做《天文大象赋》。

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9岁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17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

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