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御猫 > 第三百零九章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三百零九章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

贾琮在王平口休整了两天,最后一次巡视了一番王平口的赈济情况后,太子刘弘的仪驾终于抵达。

黛玉将后续事宜交给了顺天府的人,跟随太子仪驾踏上了返京的路程。

直到腊月二十九,马车才缓缓驶入荣国府。老太太闻之大喜,在见到黛玉后搂在怀中心肝心肝稀罕了好一阵才放开。

贾琮只一说永清县中的情况,她就给贾琮说清了其中的潜规则。

“而且不只是私下加赋,他们还能弄出各种花样。比如折色、米粮分等、粮税损耗、县中截留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黛玉跟愤愤不平的贾琮道出了隐藏在盛世之下的现实:“琮哥儿,爹爹曾说,百姓缴纳之田赋,每过一人手,便会损耗一成。每一次缴税,原本的三升三合,到最后就会变成亩产之粮的三成三。就这样,还算是县中吏治清明,百姓还有一条活路。”

“触目惊心,真的是触目惊心。”

亩产的三成三用作田赋之用,余下的粮食还要想着冬季换成银子充作服役的费用,那么,百姓拿什么填饱肚子?

例如永清县这等京畿上县,除田产外,又是南来北往的京畿重镇,县中盛产优质的瓷器,继而县衙又加上了瓷器税。

因有贡瓷一说,每年制瓷之户,还需要上缴朝圣税。更别提还有徭役,其中以每年对临近的运河疏通最为要命。

自太祖朝就有定制,年十六成丁,成丁服役,六十而免。

像是每年的冬季顺通运河,永清县就会因冰冷的运河水死伤大量的服役百姓。

你说不想去服役,行啊,掏银子就好。

贾琮想起了那日流民盯着锅中的清汤寡水的麻木目光,或许那种麻木,是那些压在身上的四五十项赋税名目,生生压榨出来的。

“或许林姐姐的谏言,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了。至少皇庄的农户,不用被县衙的官吏欺压。只需按照官田的例缴纳皇粮国税就好。”

贾琮突然对自己之前送去皇帝案头的“摊丁入亩”失去了信心,两税法也好,摊丁入亩也罢,终究要靠人来实施。

要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恐怕皇帝亲自下场,都不一定能抵住那些人疯狂的反扑。

恐怕带头反对的人中,就有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到时候又将是一场恶战,而且是杀人不见血的恶战。

于是乎,永清县又多了一个收入项目,而且那些当里长的人往往都是县中士绅,他们借着指派服役的权力,收受贿赂,大肆压榨治下百姓。

等那些没钱缴纳服役银子的百姓死在了运河河道,立马就会像豺狼一样扑向失去顶梁柱的百姓家,占人妻子,夺人薄田。

易文熙当了两年的永清县令,每年劝课农桑,却从未听说过有人喊冤告状。

何也?不过是上下勾结,欺瞒他这个外来人罢了。

林如海也是当过父母官的人,黛玉启蒙又早,自小跟在其父身边没少接触这些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