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儒道之天下霸主 > 第49章 天下惊变:泰山封禅!

第49章 天下惊变:泰山封禅!(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同一时间,华夏那辽阔的土地上,万万千千的学子都亲身感受到文帝的威仪,不约而同的,对着泰山的方向鞠躬下拜。

就是在此时,霹雳一声巨响,有强大的魔气,从北方刺破苍穹,往文帝星轰然撞去。

无法形容天下学子们,这一刻的震撼,此时此刻,他们天人交感,精神仿佛与整个文帝金身连成了一片,以天之大,以地之广,他们天人合一,瞰视大地。这是自儒道开创以来,每九年一次,属于天下读书人的盛会。这是他们至尊无上的荣誉,也是儒教高居于整个华夏诸子百家之上的证明,他们代表着春秋大义,他们代表着尊王攘夷。

昆山先生自不用说,他原本就是衍圣公孔家的后裔,家学渊博,世代传承。

阎冠玉则是前一届的状元公,满腹经纶,天下皆知。

对于自己能够在这一次泰山封禅中,代表天下儒生祭圣,阎冠玉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即便是去年殿试前后,某个少年因为那惊才绝艳、震动天下的才气而声名不可一世的时候,他也从来不曾怀疑过这一点。

又或者说,对于那个不过是靠着填词小道大出风头的少年,他的心中是极其不屑的,在他心中,那个少年根本没有与他竞争的资格。尤其是后来,那少年竟然为了一个女人,放弃远大前程离开京城,他的心中更是充满了鄙夷。

大丈夫当胸怀天下,为了一个女人凄凄切切,这证明了他的看法并没有错,那少年不过是一个不成器的雏儿,即便是做到了连中三元,成为了大周王朝最年轻的状元郎,也不过就是仗着那一点运气、以及跟他同一届的考生无能罢了。

此时,他们四人都已经靠着九阴真经,成功的突破……或者不能说是突破,而是理所当然的修到了宗师级的层次。四名宗师级的高手打头阵,一般的兵士原本就很难抵住,更何况他们还准备了诸多的手段。

而外头的官兵,在等待了这么多个月后,想必早已松懈下来,在他们突然发动的攻势下,仓促应对,就算没有盟主的相助,他们突围而出的机会原本就不小。此外,泰山封禅,对于天下所有有功名的儒生来说都是大事,那些儒将,在这个儒家的盛事下,注意力只怕也不在他们这边。

在决定下来后,他们又派人前去询问了重病中的盟主的意见,盟主显然也认同了他们的看法,于是,对于全体人员的打气和调配,依旧在继续,每个人都变得紧张起来,同时也兴奋起来。

这些日子在祖庭洞天里的苦练,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深信自己跟进来时已经变得不同,众人的士气拧成了一团,他们的精神在这些日子的准备中,已经绷到了极点,利箭置在了弦上,随时等待着刺向敌人。

那一天的夜晚,在地底更深处,散发着青色光芒的龙骨,与散发着白色光芒的虎首之间,人偶依旧在盘膝而坐,在这些日子里,他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动过。而此时,少年的火魂,也完全附在了人偶的体内。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考中状元,吃上鹿鸣苑的肉,喝上九龙杯的酒,可以说是天下学子最为荣耀的事,而代表天下儒生在泰山封禅中祭圣,更是是荣耀中的荣耀。这一刻的阎冠玉,便站在了历代状元的最高点。

三千铁骑,八百御林,家家焚香设火,户户结彩铺毡。天子离辇,登泰山,上天坛。千军吆喝,万马奔腾,文臣武将屏息静气,漫山彩旗随风招展。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头戴旒冕,手持镇圭,鼓乐齐鸣之后,群臣下拜,天子诵读祷文,曰“承天效法”,请出天人三策之天策。

其后,大儒孔博入地坛,童子捧玉,舞姬撒花,大儒诵读祷文,曰“厚土载德”,请出天人三策之地策。

这一刻,天现异象,文帝星宫赫然洞开,能看到巍巍文帝,高居于泰山之上,以泰山之高,如其椅登,以天下之大,如其闲庭。而这个时候,状元阎冠玉便带着翰林、进士、学子等入圣庙,祭文帝。

在他的周围,那青与白的涡流,形成了奇诡到难以言喻的画面。就像是绕着主星不断旋转的银河,形成了汹涌的能量狂潮。又像是初生但却完整的宇宙,青与白的能量便是阴与阳的两极。天魂地魄,阴阳流转,日起月落,乾坤聚景。

乾坤聚景的阵法,将这两股强大的能量,不断的积压,积压,犹如随时都会喷发的火山。即便这个世间真的有神灵,在这一刻,只怕也会为之而惊惧。这是足以惊动天地的力量,一不小心,就足以让整个龙虎山都为之掀翻。

而这种能量的凝聚和压缩还在继续……不断的继续……

正月二十二日的这一天,整个泰山一片热闹。

天子宋劭早早的,就已经带着文武百官进驻泰山脚下,将要与他一同封禅泰山的,分别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昆山先生孔博,以及状元阎冠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