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超少年捉鬼师 > 墓室分魂

墓室分魂(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千尺幢话锋一转:“我们再回到刚刚的那个问题:从出土的四蛇方鼎来看,它的浇筑工艺虽然和商朝的青铜器不同,但是造型却和那个时代的青铜器一模一样!所以,我推测很有可能是殷商之人,发现了九黎族的踪迹,被九黎族俘虏了。而这些俘虏之人,并不是特别的精通青铜器的浇铸工艺,只是略知皮毛,所以才浇筑出这么不伦不类的方鼎。同时,这也说明,这支九黎族至少在这里存活到了商朝时期。而风水之中关于墓葬的叙述,最早的时候是出现在晋代。所以,在商朝的时候,风水学还没有诞生呢!你要是用风水学的东西,来寻找商朝时代的九黎族墓室,你觉得能找得到吗?”

“倒是有点道理,可是,你还是没有说出来,为什么你知道祭祀坑的人,是殷商之人呢?”

“废话,那个时候的九黎族已经处于苟延残喘的地步了,怎么可能拿自己的族人祭祀呢?很明显,祭祀坑里面的人是俘虏!而那个时候,这里是殷商的活动范围,里面的俘虏自然是殷商之人。既然祭祀坑的人不是九黎族的人,自然不会替九黎族的人保守秘密,我随便三言两语,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墓室给我指出来。”

“那祭祀坑的位置,你也是事先知道的了?”

“嗯,祭祀坑这种地方阴气很重的,我单眼一看就能看出个大概。而香堂这里之所以会长出这么大的一颗槐树,就是因为距离祭祀坑很近!你可别忘记了,槐树是木中之鬼啊!明白了这些,我就自然知道方向了。我敢断定槐树周围有祭祀坑,只是不知道的具体的位置。原本是打算从密室的位置开始,地毯式的挖,没有想到,一下子就挖出来了。行了,大爷,你现在明白了吧?明白了的话,我就去开挖机去了!”

“你先别夸我,我虽然只懂一点风水的皮毛,可是我还是能看的出来,这里并不是什么风水宝地。堂堂的九黎族,怎么会选在这里建造陵墓呢?”

“你忽略了几个问题?”

“什么意思?”

“风水师起初叫作堪舆家。堪为天道,舆为地道。所以从一开始就与天文历法、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历来堪舆家公认的始祖是秦代的樗里子。而到了晋代,才有了郭璞著有《葬书锦囊经》,陶侃著有《捉脉赋》。所谓捉脉就是捉“龙脉”。”

“这和我们看到的有什么关系吗?”

我听了之后,彻底的震惊了!我恍恍惚惚的点了点头,他急急忙忙的去开挖机去了。而我还未从刚刚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千尺幢这个脑子啊,简直就像上了润滑油一样,怎么转的那么快呢?这是活生生的光凭推理,就找到了九黎族的墓室!我忍不住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带着千尺幢去盗墓的话,根本就不需要寻龙点穴!只要有孤魂野鬼,都能被他找到墓室的存在。他那个连哄带骗的伎俩,估计没有哪个鬼能抵抗的住。

有了人头指路,挖掘墓室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再说了,那个年代的九黎族也造不出什么水火不侵的墓室,没多久,就被千尺幢挖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墓室轮廓。这个墓室通体由一块巨大的青石镂空而成,长约十米,宽约五米,高在两米左右。四周封闭的很严实,根本看不出什么墓门。看千尺幢的表情,他压根就没有打算找墓门。因为,现在他正在帮挖机换破碎锤!

破碎锤是一种破碎工具,专门用来破碎矿石、混凝土等固体的。混凝土都能破碎,这些青石自然不在话下。破碎锤一杵上去,顿时轰鸣起来,一块块巴掌大小的碎石,如同开花一般,迅速的瓦解分离,簌簌落下。半分钟不到,破碎锤从一侧的石壁上凿出了一个一米大小的洞口。

随着洞口的出现,一团团紫黑色的雾气,从墓室里面汹涌而出,带来了一股刺鼻的霉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酵,里面的空气估计早就有毒了!千尺幢似乎觉得空气散的太慢,又在其他的位置打开了几个口子。这一下,空气的流动速度顿时快了许多,十来分钟后,再也没有任何有色的气体从里面冒出来了,而且,空气中的异味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

直到这时,千尺幢才停下了挖机,把背包甩了下来,然后跳下了挖机。他让我先在外面等一小会儿,然后一个人进去了。

“九黎族是上古民族,史料记载在公元前2713年,炎帝姜榆罔与黄帝轩辕争夺帝位的“阪泉之战”中,九黎族战败。后蚩尤不服,为帮炎帝报仇带领九黎族向黄帝开战。最后,同样战败,至此九黎族分崩瓦解,一部分南下与土著苗蛮所属部落杂居融合在一起。因此,又称蚩尤是南方苗瑶民族的祖先。而另外一大部分不知所踪。从现在的证据来看,这里曾经生活过的九黎族应该是其中的一支分支,为避战乱,他们逃到了这里繁衍生息。”

千尺幢讲到这里,缓了口气,继续说了起来:“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那尊四蛇方鼎是假的,因为的浇筑工艺明显和商朝不同。现在看来,不是他的浇筑工艺不同,而是他的仿造工艺不同!”

千尺幢越说我越迷糊,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他似乎注意到了我的不解,侧头问道:“你还记得我刚刚说那些人是殷商之人吗?”

我点了点头,这也是我众多疑问之中的一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