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八十年代国货群 > 八十年代国货群 第200节

八十年代国货群 第200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菜市口附近有两间私人开的服装店,唐兰进去逛过,价格不便宜,甚至比百货商场里的还要贵一点,不过衣服质量不错,也不需要布票,还是有顾客愿意买的。

有了服装店对比,对她的租衣店也是一件好事。

店面每个月的租金比唐兰想象中要低得多,一个月才四十块钱。

四十块钱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但做生意赚钱,赶上生意红火,一天就能赚出租金钱来,房主说的可真是良心价格。

大姐看唐兰有点犹豫,又说道:“你要是觉得贵了,价格还能再商量商量。”

现在店面的租金普遍不高,租这些店面出来的都是街坊,也不好意思多收钱,每个月的租金能砍几斤猪肉吃就很知足了。

接下来就是找合适的店面了,唐兰选了半个多月,有没找到合适的,她理想的地点是在菜市口商场附近,这里是区里人流最大的地方,没有人是去商场溜达的,既然去了,必然是想买东西,这就是潜在的客源,如果她能在临街找一个号店面,生意比其他地方肯定要好上一些。

不过唐兰去那附近绕过,比较显眼的店面都租出去了,像这种做生意的租房签的合约都长,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除非是人家干不下去了,不然很少能寻到抢手的店铺。

到了这一步,唐兰反而不着急了,做生意的地址很重要,如果没有心仪的铺面,她宁愿再等等。

唐兰这几天跑了几趟新华书店,北京的新华书店各种图书很齐全,她问了红包群里的‘新华书店’,知道了几样收藏价值较高的邮票和书籍,趁着书店有货,她一口气买了二十多本,目前看来只值成本价,但是再过二三十年,可以翻好多倍呢,也算是做了一个小投资吧,还是低成本的,她买书一共才花了十多块钱。

顾茂晖曾经拿到过两张音乐会的门票,唐兰和顾茂晖去听了一场,唐兰本来以为会空着很多座位,令她惊讶的是,场内几乎座无虚席,来看音乐会的人素质也很高,整场连交头接耳的人都没有。

而现在的大环境,就是唐兰开租衣店的前提。

租衣服和买衣服不同,买一件质量好的衣服花的钱要很多,而租一件,只需要两根冰棍的钱而已。

人总是要交际的,要交际就要穿好看的衣服,哪怕是北京,大多数人也都是每个月拿死工资,并没有太多的钱用于打扮,更何况商场里还有布票的限制,就算不去商场买,去私人开的服装店,可若是想多买几件,也得花上小半个月的工资……对于大多数人的消费观来说,是没办法接受的。

就比如去看音乐会,总要穿的正式一点,这也是对会场的一种尊重,但男士专门为一场音乐会买一件正装?傻子才会这么干!这时租衣服的好处就体现了,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也是如此,租上一件新衣服,走路也能更加挺直胸脯。

当然唐兰是私下买的,一出书店她就找到了一个角落里放进了红包余额。

这会儿没有房产中介,连找个掌握房产信息的人都没有,唐兰问了好几个居委会,直到问到最后一个,才说在附近帮忙寻摸寻摸,唐兰总不能让人家免费帮忙,第二天拎着点心罐头,在小路等人家居委会的大姐下班,塞进了怀里。

店面出租的消息只有通过熟人才知道,谁家想出租了,让亲朋好友帮忙吆喝一声,有合适的人就租出去,连个租房通知都不用贴,像唐兰这种不是住附近的人,自然不会知晓。

和唐兰有同样困惑的不止她一个人,菜市口附近比较繁华,想开店的人不少,唐兰遇到了一个想开一间馒头铺的夫妻俩,也是兜里揣着钱租不到房,最后怏怏而归。

唐兰回去耐心等,菜市口附近的店面没有一个空着的,都是各种店铺,唐兰除了等消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大概又过了半个月,居委会的大姐通知她,说是有一家店提前要转租,下个月开始就不干了,她让唐兰去看看店铺。

之前租衣店里的衣服,唐兰都放进了红包余额里,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好在这两年流行的款式类型基本没变,也不存在过时的情况。

不过她之前的衣服肯定不够,等以后有机会,还要再做一些,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唐兰开店的地址也得好好选选,不能离家里太远,不然来回不方便,另外要选人流大的地方,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新的店铺,拉拢到第一批客人很重要。

唐兰想了一个主意,发传单。等店铺开起来了,想办法打印一叠传单广撒网发发,刚开始优惠力度大一点,比如开业三天租衣服不收费,只需要交押金,吸引一些客人。

唐兰拿出笔和纸,把开店的细节列了列,现在她不再是一个人,开店得和顾茂晖和罗桂芝商量商量,做生意这方面,顾茂晖和罗桂芝都不懂,唐兰前后奔波了一个多月,既然她决定开租衣店,就一定有她的道理,母子俩都表示支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