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八十年代国货群 > 八十年代国货群 第212节

八十年代国货群 第212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个想卖房, 另外一个可以作担保, 两下一拍即合,对于房主来说也没什么损失,而且中介费也是由买房方承担, 房主不用额外多花钱。

不过让人家房主取信也不容易,幸亏唐兰有市管会开来的证明, 有了这个, 才取得了房主的信任。

如果是双方私下交易的话,也就是签合同过个户,也就走了过场,不过唐兰这既然给担保了, 就认真的摇了双方的证件, 最主要的是要存下户口本页还有身份证的备份。

唐兰的合同是找专业律师改过的, 里面没有什么漏洞,可以避免出现扯皮的情况,买房毕竟是大事, 买主犹豫犹豫也正常, 唐兰后来又带着看了几天房,最后敲定了鼓楼附近的一处四合院。

成交价格唐兰都觉得很咂舌, 二十万!这可是八十年代的二十万,不过她再想想,单纯从这处四合院来说,二十万也不贵了,三进的院子, 无论是地段还是用料都很好,是一个老宅子,只是因为现在人们普遍挣得少,所以觉得是天价。

想买这类房子的都是有钱人,普通的工薪阶层肯定买不起,就算是唐兰以前做生意,顾茂晖有点家底,他们买下现在的房子,也基本把手里的钱掏空了。

这种大生意难做,可是做一次就能收入不少,远比租房收的中介费要多。

这几天也有客户来上门问,有没有二环内的四合院卖,最少要两进的,另外还有很多要求,一看就是深思熟虑后想买的。

无论是出于自住还是投资的念头,只要有客户,对唐兰来讲就是好事。

二环内的四合院,很多都用作了其他的用途,或者保护起来了,私人的倒是也有,只是可能不多,另外愿意卖的就更少了,毕竟都是祖业,一般人也舍不得卖。

在孩子快满一岁的时候,唐兰打算把孩子放在托儿所。

一岁的孩子已经能简单说话,像妈妈爸爸叫的很清楚,一些复杂的词汇说不好,也能呜呜两声。

唐兰和别人打听过了,托儿所里最小的孩子九个月呢,全全和清清满打满算已经十三个月了,送过去没问题,托儿所离的也不远,就是布料厂附近。

年轻夫妻俩没人给看孩子要上班的,只能把孩子送去保育院或者托儿所,现在这种情况也不少见,毕竟不是谁家都有爷爷奶奶给带孩子。

唐兰算算时间,从怀上这两个孩子,足足在家里待了快两年,外面每个月都有变化,两年的时间啊,她也错失了不少机会。

对方的价格给的不低,中介费很客观,毕竟最少是十多万的生意,也不会舍不得这点钱。

唐兰一直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宣武这边,再往里还真没去找过房源,她回来之后,想办法从市管会那拿到了经商的证明,无非就是证明自己是在市管会那备过案了,是靠得住的。

唐兰骑自行车绕着胡同转悠了几天,挨家去打听,上了岁数的人比较和善,一口京片子,还热情的招呼唐兰喝大碗茶,自己家不卖房子的,知道邻居谁有这个打算,还带着唐兰过去。

就这么找了四五天,唐兰手里有了三四个房源,其中有两个比较合适,这几家都比较着急卖,因为价格高,也寻不到合适的买主。

第152章 大生意

唐兰虽然偶尔去店里几次,但毕竟不长待,租衣店的生意还好,和她在的时候相差无几,可是租房生意就差了,只能维持个收支平衡。

唐兰这次回去,光是周遭的形势就好好了解了几天,现在租房生意也不如以前容易做了。

主要是有的房东懒得来找这种中介,觉得自己能找到租客,为什么要分钱给别人呢?

租房中介挣得少,唐兰主要是把目光放在了二手房的买卖上。

一年多的功夫,市场已经大变样,在唐兰他们买四合院的时候,周围买私房的人还很少,但是她现在发现,平房很抢手,尤其是保存完整的四合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