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忆年 > 第49章李氏夫妻

第49章李氏夫妻(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是《忆年》走的第七个年头,我相信它会迈向第一个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里面的故事出自于我自身,和周边朋友的真实回顾。

不知道以后的我看到这段话,会是怎样的反应呢?-2021年2月7日

这句话点醒了那个抽烟打游戏的男人。

“我想给她一个家”……

就这样,两个人抛开了那段颓废的生活,一起打工,生了一男一女,到后来,趁着电商崛起的年代,抓住了机遇,马阿姨白天在家当淘宝客服,李叔去找王总的“万宝科技”进货,到了晚上,李叔就开着自己的小面包车,把今天顾客下单的货,搬到物流区发货。

……

……

早上在楼下街道不远处,吃了份“熟悉”的早餐:蒸米粉,肠粉,这是“林飞”以前在羊城,每天重复的早饭,时过境迁,5块的价格还是照旧,而我已不是从前那个少年。

那时的林飞,刚从老家走上打工之路,口味吃的很不习惯,早上的肠粉加辣,从匆忙凑合的路人眼光中看到了异样,中午的厂饭,会习惯性的从买的剁椒罐头里狠狠的舀一勺,这是家乡的味道。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老家的抄手在羊城叫云吞,它们长得很像,没有辣椒的抄手吃起来有种形容不了的味道,现在我恍然醒悟,那种味道叫“颠沛流离”。

庆幸的是,晚上的宵夜会在自己的出租屋楼下遇到那位老乡大妈,她是一位来自于四川的炒粉大妈,林飞第一次遇见她时,一句“多放辣椒”引来了“你是四川人吗?”的感慨。

那天晚上过后,林飞每天下班都去那里点一份炒米粉加辣椒的宵夜,现在回想,我可能没有那么爱吃炒米粉,爱的是辣椒,爱的是一句“今天下班啦?”……

《忆年》这本小说,从我初三下学期就开始在自己的作业本上构想,还记得当时写了满满的两大本,当时的取名想过很多,比如《牛逼闪闪的青春》,到后来去了广州改成了《记忆青春》,现在一回顾这些种种,我把它赋予了一个新的名词:《忆年》。这些书名的转接,也代表了这些时光的更替,“林飞”是我赐予的灵魂,我常常在幻想中和他对话,“他”就是以前的我,有沮丧,有愤怒,有难过,有抱怨这个世界。但,就是这个不完美的青春留下了这么一段有故事的写照。这段故事的诉说兜兜转转,已经来到了第7个年头,中途有断更和一度想斩腰的节奏,但我有“灵感”的时候,还是会坚持下去,可能没有什么人会去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深意,我常常回翻我以前的章节内容,它可能已经是很久以前写的,像是日记般翻阅,像是幼稚青年般的诉苦,也算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吧,这离我最开始定下的小目标原来越近:找个打印店,订装成一本小书,在我有了爱的人,有了自己的小公举,让她看看自己的爸爸以前多厉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