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非洲创业实录 > 第163章 年底

第163章 年底(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隔壁莫桑比克殖民地完全是葡萄牙人用来吸血的地方,葡萄牙本土工业化水平都不算高,更不用说殖民地了,所以东非工业化的条件依旧不成熟。

当然,如果肯砸钱就算南北极都能建摩天大厦,但黑兴根财团不是福利机构,恩斯特把持下的黑兴根财团本身就再不断给东非殖民地输血,才换来今天的人口和规模。

放整个世界都找不出第二家,就好比东印度公司当年开发印度一直亏本的话,英国政府早就放弃印度了。

为什么殖民者没有盲目扩张,说来说去还是成本问题,殖民地运营也是需要成本的。

东非最应该担心的问题是不要幸幸苦苦开发建设,最后给别人做了嫁妆,所以人口和军队是东非殖民地核心。

除了人口和面积,东非还初步建设了传统的手工业体系,来满足殖民地移民的需求。

包括盐场,砖窑厂,石灰厂,各类手工业作坊……

这些都是接手原桑给巴尔苏丹国东部地区上的产业后,逐步向内陆推广的。

技术含量低,产量低是其特点,但是东非殖民地就是一张白纸,先解决有无问题才能寻求后续的发展。

技术含量也代表着容易被从业者掌握,适合在东非这种文盲遍地的环境里传播,真搞太先进的东西,就殖民地移民的文化水平,恐怕机器的保养都是难题。

有人才能提供更多的兵员和军费,有一直规模大,装备先进,战斗力强的军队才能保卫东非殖民地的安全。

而且对于恩斯特这样的殖民者来说,人也是财富,质量不行,数量足够一样可以为黑兴根王室汇集财富。

就像前世印度,普通人过的再水深火热,丝毫不影响印度企业依靠印度的人口和市场做大做强。

而东非学历最高的一批人,也就相当于小学水平,就这样还分散在各地政府机关里,用来维持东非殖民地的运转。

当然,东非今年也是修了几个现代化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算引入了。

机器和零件全部依赖进口,同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每个工厂从建设到生产阶段,都需要欧洲的雇员盯着。

最重要的是东非没有完备的产业链,在欧洲缺什么可以从邻国进口,所以哪怕小国也可以借助欧洲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

而东非周边,只有一个埃及实现了半只脚迈入工业化,而且还被英法和奥斯曼帝国斩断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