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明不清 > 第416章 三大营的覆灭

第416章 三大营的覆灭(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但朕从内帑里每年拿出几百万两,只用了三五年时间就让东南沿海风平浪静,哪儿还有半点倭奴的影子。如果能给朕再多一些钱粮、再多一些支持,而不是掣肘,再用三五年,辽东和北面也会有同样的变化。

到了那时,你我君臣再坐下来好好聊聊谁家该赚多少钱,难道不比现在争来抢去的怯意?好好想想吧,待退了建虏朕再与伱详谈。王之桢,点号炮!送诸位大人入城楼观战,在朕离开之前谁也不许先走!”

对于王象乾和他所代表的王家,洪涛并不抱太大拉拢的希望。倒不是看不上此人,而是他家大业大,古人说的好,船大掉头难。

不过在面对战争的这些日子里,王象乾的表现算是矬子里拔将军,可圈可点。明知道三大营实力不济,这位兵部尚书还是尽心尽力保障了后勤,至少在表面上武装起来一支很精锐的军队,比那些纯粹的口贩子要强很多。

本着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团结一切可用之人的宗旨,洪涛还是向其阐述了部分想法和打算,至于说能不能取得一致,无关紧要。

“……若是稳扎稳打还能拖上些时辰,如此孤注一掷非胜即溃。陛下,此时急调保定府和宣府进京护驾还来得及,只要确保京城无碍,建虏万把人马无后续之力,早晚要退走。”

兵部尚书王象乾也目不转睛盯着战场上的变化,听到皇帝询问赶紧放下望远镜,面色沉重的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目前的局势,非常悲观但没有绝望。

<div class="contentadv"> “嗯,有点道理。朕打算在此战之后重建新军,由李如樟统领,数量暂且以六个卫为准,你意如何?”

王象乾的谏言洪涛权当没听见,但对于这位兵部尚书的专业眼光表示了认可。然后话锋一转从战场挪到了战后,彷佛眼前的战斗已经结束,还分出了胜负。

“……臣斗胆敢请问陛下,三大营是否要悉数与之,没有半点回旋余地?”听到这个问题,王象乾浑身一僵,看一眼战场再看一眼皇帝,好像明白了什么,面色死灰。

“白白耗费钱粮,留之何用?一支军队如果战不能胜,在敌人面前不堪一击,只能成为某些人在朝堂上争斗的工具,该留着吗?朕就算养几万头猪,也比他们用处大。

爱卿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些,想想朕如果再有一支像海军般的劲卒,局面会变成什么样。没错,等朕手里有了兵权,朝堂中的很多人都会黯然离去。但不是朕容不下他们,也不是朕听不得忠言,而是有他们的存在,大明江山危矣。

小小女真就把朝廷搞得如此狼狈不堪,区区倭国也敢在朝鲜兵戎相见,安南、缅甸之土酋纷纷远离,朕还有何脸面自称天朝上国之君。

眼下年年耗费海量钱粮勉强支应,进退无据毫无建树,再加上北虏虎视眈眈,只待我等露出疲态,势必也会扑上来狠狠撕咬。到那时,朕又该指望谁?

新政不是要夺权,也不是要从大家嘴里抢钱,而是要多多生钱。朕登基以来,后宫殿宇全部停止修缮,连陵寝也不曾开建,缩减了三次开支,每餐只有三五个小菜足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