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 >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 第10节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 第10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吃完一碗,姚昌盛准备再来一碗,自己拿着勺子去盛面条,跟马兰英说:“今天部队后勤处的人来找我了,问今年咱们大队有没有家庭愿意接受军属,说是大概两个月后会陆续来三家,暂时在咱们大队住几个月,等开春了分到房子就立马接走。”

马兰英还能听不出他什么意思,面上有些不悦,咣一声放下了碗筷问他,“怎么,你想接?”

姚昌盛看出她不高兴,盛完面条没走,声音也有点虚,“我这不是想着志华当兵以后,他的房间一直还空着没人住。”

马兰英气了,“这么说,你同意了?”

第13章

按姚海芸这一套改革,采购还是采购,采购权还在,但这个权利从此在双脚捆上两个名为采购计划和库存定额的锁链,对李广平来说可是彻底断绝了他捞油水的渠道,会议桌上他的反应最大,姚海芸刚说完就立刻表示反对,言辞恳切道:“主任,你来供销社还不到一周呢,这改革未免太激进了,完全不给我们适应的时间啊,一下子增加了好多工作量。”

姚海芸饶有兴趣反问:“哦,激进在哪?”

李广平勉强说出一个理由:“就什么进货有计划,入库有定额,这种数据哪能说那么准确啊,总不能人家来了我们没东西可卖。”

“我刚开始让你整理的进货数据你整理好了吗?就算没整理完,整理了这么多天也该清楚这几年供销社大致的进货情况了吧?但凡你多去门市部逛逛,跟姚玲玲和武镇川聊聊,就知道到底哪些货好卖,哪些货不好卖,哪些货年年月月都是这个销量没怎么变过。”

他又有了奔头。

送走徐胜利,姚海芸回到办公室坐了下来,陈兴海把信递给她,“主任,你的信,刚刚玲玲送过来的。”

姚海芸一看寄件人是余思诺,瞬间想起了当时毕业两人的约定,她忙疯了,都忘记要给好友寄信了。

姚海芸把信封拆了,逐字逐句读了起来,信件很长,足足有三张纸,信里余思诺写了一路去供销社报到的不易,她住在供销社分配的宿舍里,吃不惯当地的饮食,主任也不是很好相处等等。

姚海芸提笔想回信一时又想不到该从哪里安慰她,一时半会儿肯定写不完,她犹豫了下,把信放进了包里,打算回家再写。

姚海芸声音坚定:“我跟你强调一遍,这是供销社的进货计划而不是你们采购部员工个人的喜好计划,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岛民服务。”

李广平这下没话说了,临近海带收购节点,接下来的工作会越来越忙,姚海芸在会上跟大家说了之后的工作重点,开了十来分钟散会。

陈兴海率先把各类表格整理完了,开完后以后交到了姚海芸手里,姚海芸着重翻了下这五年的仓库出货数据,准备等下周一来了亲自去仓库一一核对,光这些数据都够她看一天了,今天肯定是来不及的。

午后的办公室非常安静,只有时不时的翻页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吱吱声,被姚海芸这套改革一整,李广平和姚国旭也消了声,一下午在办公室都没怎么说话。

结束这周的工作,姚海芸总算可以休息了,晚饭马兰英下了一锅海鲜面,姚昌盛嫌厨房太热,把碗端了出来在院子吃,姚宝瑞也有样学样,端着小碗坐在爷爷旁边,把饭碗放在膝盖上,一下下用筷子吃。

供销社上六休一,想到明天就是休息日了,姚海芸打算下午上班前开个短会,便把大家都叫到了办公室。

她轻咳一声,缓缓开口:“这次会议主要是跟大家说一下以后供销社进货制度改革的问题。”

“我知道咱们供销社过去进货比较混乱,除了主任,采购,售货员有时也能进货,但目前来看,这种三头进货的方式不仅让供销社的商品造成了积压,也给我们的工作和供销社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综合考虑以后,我决定对当前的进货制度进行一个彻底的改革。”

“第一进货权集中,从今以后,除了主任和采购部,任何人无权进货。第二实行进货有计划,库存有定额,入库有验收制度,不在进货计划内的商品一律不准入库上架,超出库存定额的商品不准随意增加进货计划,验收必须有主任和保管员签字。第三每两周一个小盘点,一个月一个大盘点,不定期突击检查,按时反馈过期、破损商品,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李广平听傻了,这都啥啊。郑军也愣住了,两周一个小盘点,还突击检查,让不让人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