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开元我为王 > 第二十七章 玉环献计

第二十七章 玉环献计(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样,你即刻派人持本王令牌将账册送进宫,如是对方问起名单之事,就说今日有些官员钱没带够,只能明日再来,名单缓两日再送入宫中。”

管家满脸错愕地抬起头,正待质疑,却被李清抬手打断。

“一定要把账册直接送到高将军手上,把我的刚才的话与他说了,圣人面前他自会想法应对。”

在这种皇帝眼皮子底下生存是最难的,因为生死荣辱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唐穿前辈们削尖脑袋都要挤在贞观朝的缘故。

因为太宗皇帝时候皇权被诸多因素制约着,皇帝不能为所欲为,政治清明,氛围宽松,穿越者至少不用担心动不动就会掉脑袋。

而如今李隆基身边已经没有太多掣肘,要是这帮敢于违抗皇帝意志的官员也被赶出朝堂,那情况只会变得越发的糟糕。

李清此时要是不出手拉一把这些耿直的官员,回头等到他落难的时候,难道指望李林甫之辈来替他说话?

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李清暂时还不需要为生死发愁,可是他怕被皇帝戴绿帽啊!

看完账册,李清又让管家把今天买椅子的官员名单拿来。

名单很长,展开足足有一长卷,两个婢女一人拉着一头,又一个婢女站在身后为李清掌灯,就这样大概地看完一遍都花了半盏茶的功夫。

线装书在唐朝还没有出现,这时候的纸制书都是一卷一卷的,因为在造纸术被大规模应用的南北朝以前,书籍都是以“简牍”的形式出现,就是那种写在竹片上,用绳子串起来,读的时候展开,读完举起来捆好,唐朝纸虽然已经开始普及,但是大家还是受以前阅读习惯的影响,即便书籍的材质从竹简变成了纸,还是习惯卷起来存放,所以去到唐朝人的书房里,会看到书架上、柜子里放的都是一卷一卷的“卷书轴”,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来到一个画家的书房,因为那些都是书不是画。

包括唐朝的读书人给达官贵人递上自己的诗作或是文章,以其得到贵人推荐做官,这种办法叫“递卷子”,就是因为这时候的纸都是像画一样卷起来的,所以叫卷子。

因为名单上的人名官职太多,李清也记不住那么多,就问侍立在旁的管家,上次朝会拒绝坐椅子吃“廊下食”的那些个官员有没有人过来买椅子。

这段时间在杨玉环的“温柔攻势”下,李清休妻的想法已经不再像一开始那么的坚定,可要保住媳妇不被便宜老子抢走,这难度就大了。

因为是在这封建社会,你拿什么跟皇帝斗?

造反不现实,所以朝堂上必须要有“异见者”存在,这是李清想到的目前唯一能够稍稍制衡一下皇权的办法了。

见李清久久不出声,站在下首的管家终于忍不住开口提醒道:“王爷,中午时宫中来人宣旨,让店铺关门之后将账册和名单一并送入宫中,某已经让人誊抄了一份,王爷看是何时能送入宫中为好?”

皇帝想知道这一天赚了多少很正常,可是要是连名单也一起送进宫,皇帝得知那帮抵制桌椅的官员仍不识趣,事情可就不妙了。

管家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老实回答说,一个都没有。

这帮倔驴!

非要把自己弄得自绝于皇帝才甘心!

令人收起名单后,李清背起手在房中来回踱步。

说心里话,李清真不想管这帮“自己作死”的官员,可朝堂要是都是像李林甫那样阿谀逢迎之辈,或者都是像牛仙客那样的应声虫,没有反对的声音,皇帝就会越发的变得膨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