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龙之海上帝国 > 第227章 九州联军之战(下)

第227章 九州联军之战(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岛津忠恒在攻击发起前,骑马來到岛津忠仍、岛津久章父子面前,垂手将岛津义弘传给他的太刀递给岛津忠仍:“岛津家的命运,就看此战了,好好保护着十字纹战旗,岛津家武士底里见,”

岛津久章看着忠恒转身离去,似乎心情沉重,忙问父亲道:“米菊丸在说些什么,好像兆头不对啊,……”

“啪,”岛津忠仍甩手给自己儿子一记耳光,怒骂道:“忠恒殿的小名是你这样的小辈能够叫得吗,笨蛋,忠恒殿这是在托付后事了。

“什么,难道说……”

日本迟至17世纪初才开始制造火炮,据日本《本朝世事谈绎正误》记载日本大炮最早峙造者是当津(堺) 地区的芝辻理右卫门,其先辈乃祖传冶炼之事,居住在北庄樱街,于庆长十六年( 1601年)锦成日本国的第一门铁火炮,其口径1.3尺,尾径1.1 尺、长1丈、发射51,3千克炮弹,这是在德川家康命令下制造的,装备给了幕府直属部队,根本不可能拿到鹿儿岛前线來使用。

板仓重昌和副使戸田氏铁互相对视了一眼,只说了几句空话:“诸君努力,务必一战成功,以保我日本神国威名……”,然后就走回了本阵,他们对擅自撤兵的几家大名,根本就沒有作出任何处理,把前线指挥权拱手交给立花宗茂,打算一旦战事不利,这失败的责任可以算在立花宗茂头上,而且,故意驱使九州诸大名军队和中华军拼得头破血流的嫌疑,也不会落在德川幕府的头上。

他们也沒什么兴趣为岛津家作战,幕府在长崎和六国使者的谈判已经告一段落,中华军不会继续向北进攻,在满足中华海商众头目尹峰的要求后,中华军将会撤退。

在板仓重昌和戸田氏铁看來,九州联军之战是为了岛津忠恒的鲁莽行动而战,也是为了德川幕府的面子而战,实际意义不大;中华军万一战败,也能从海上撤退,因为中华舰队的实力有目共睹,日本国以举国之力也是沒有办法拦住中华军舰队的。

德川家康派他们來九州督战时,已经秘密地告知他们:此战是用來消耗九州各大名的力量的,特别是岛津家经过关原之战后封地居然沒有什么减少,德川家康内心深处还是很不安地,毕竟萨摩人从來就不是安分守己之辈。

立花宗茂在第一次总攻击后计算了一下各部伤亡人数,发现九州联军有近800多人战死在稻荷川以北1000步范围内的土地上,受伤者更是多达千余人,这些数字让他大吃了一惊,心里对那些想打退堂鼓不愿意继续作战的各藩军队不由地感到了同情,这样的伤亡是在半个时辰之内出现的,这在日本战国时代是闻所未闻的伤亡记录了。

关原合战中东西军双方总计动员了约15万的兵力投入战斗,但实际战斗中死伤的兵员只有约3千人,死伤少是基本上是日本战国各大战的共同特点,日本国地狭人稀,在打内战时的敌对双方一般不会对敌人赶尽杀绝,也很少在国内战争中对敌对方平民大开杀戒,象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改朝换代大动乱中,对本国平民肆意屠杀的事情并不多,汉未三国、隋唐之交、唐宋之交、宋元明清朝代交替之时,中国全国人口都会來一次大绝灭,甚至造成大半人口死亡,这样规模的大屠杀要是在日本來一回,估计这日本国也就成无人荒地了。

因此,立花宗茂、岛津忠恒來到本阵觐见总大将监军上使板仓重昌时,沒有指责战友釜底抽薪,倒是对遭到重大伤亡的友军表示了同情,同时请求板仓重昌向小仓藩、松本藩等打算撤退的各部军队直接发布命令;要求他们再坚持一天,等后队鹿岛藩、熊本藩主力到达后,集中所有部队再來一次总攻击。

监军上使板仓重昌,副使戸田氏铁却沒有立刻发布命令,拖延到第二天早晨,小仓藩、松本藩的近一半参战兵力已经自行返回了,日向的伊东佑庆、延冈城的高桥元种等小地方的大名也连夜撤兵回去了,他们倒是沒有全部走光,留下几个家臣带着百來号武士,声称由于中华军舰队在海面上发起攻击,本家家主回领地去防守自己居城了。

这一天夜间,城山山麓东北的岩崎谷内,埋设在险要地段的一千斤火药被立花宗茂、岛津家的偷袭部队不小心引爆了,黑夜中刺眼的闪光转瞬即逝,山谷内碎石飞舞,山头上巨石滚落,然后,埋伏在两边山脊上的中华军又滚下來几个大号火药桶,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德川家康眼下最关注的地方,还是在大阪城。

他对付大阪丰臣家的最终目的何在,其实,考察一下历史上强主临终前的所作所为就很容易的明白了,就以中国为例,汉武帝临终前打点好了一切,连勾弋夫人都杀掉了,为什么,是为了给弱小的儿子尽可能的扫除一切障碍,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本朝太祖朱元璋等等,无不以此为法保证下一代能够健康成长,至少,在长成之前不会遇到大的阻碍。

而日本当时的情况何其相似,经过几年的和平时代,德川幕府地位似乎已经稳定,全国看似一团和气,但是大阪的问題始终是个顽疾,由此,十几万遗留下來的浪人,和居心叵测的传教士,都是随时可能引发的火药库,秀忠能否处理这些问題,也许可以,但毕竟由德川出面处理更加游刃有余,因为这牵扯到众多的外样大名,德川家康处理大阪,是以长辈的身份处理小辈的问題,众大名无可指摘,而若德川家康身故后,由德川秀忠处理这一问題,不论怎样处理,都会给大名们留下口实,说德川一意保护的秀赖,在老人家身故后立刻遭到暗算,将军实在不孝云云。

为了不让儿子出于这样的境地,德川家康必然会在有生之年解决大阪问題。

因此,九州联军的收复萨摩作战,完全成了一场虎头蛇尾的闹剧,人缘不好的岛津家沒有得到什么同情,第二次总攻发起后,只有高风亮节的立花宗茂和的岛津家军队冲杀在前,其余大名的部队全都在消极应对,谁也不愿意冲在最前方。

九州联军的夜袭队失败了,岛津家部队为主力的偷袭部队伤亡了400多人,一无所获。

第二天早晨,当小仓藩、松本藩部队大半已经撤退后,熊本藩主力部队4000余人、鹿岛藩锅岛胜茂所部的后续部队4000人陆续到达战场,九州联军总兵力依旧是4万多人。

总大将板仓重昌、副使戸田氏铁前一天坐镇本阵,今天特意赶到了立花宗茂的第一线阵地视察,他们也对前一天的伤亡感到吃惊,因此象观察一下敌人的情况,日本国这时还沒有望远镜传入,他们在阵前只看到稻荷川河岸前方垒砌了一道土墙,隐隐约约有枪支和人头闪动,其他什么也看不清。

如果日本九州联军有足够数量的大炮,这道单薄的土墙工事根本就是摆设。

问題在于日本国火炮技术发展严重落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